方志然看着两人的互动,嘴角微微上扬。他已经在脑海中构思如何打造“季阳书院”和“采薇书院”的联动了。以商学院为主的“季阳书院”,不仅仅是因为季阳在商学院,更重要的是人文社科类这些穷学科需要一个变现途径。而以数学所在的理学为主的“采薇书院”,可以通过应用数学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让两个书院形成学科交叉。
阳光渐渐西斜,办公室里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方志然的目光在季阳和柳采薇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暗自盘算着。这样一来,文理两大穷鬼学科就能盘活了。
“这种选课方式也就对你有用,普通学生都会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课程。”方志然故作严肃地说道,眼底却闪过一丝促狭。他在为季阳加油打气,暗示他赶紧拿下这个漂亮的辅导员。
季阳摇了摇头,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校长,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我的特殊选课策略,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坐直了身子,神色变得认真起来:“从普通学生的角度来看,学分就等于绩点,绩点就意味着奖学金、转专业和保研的机会。依照这个公式,有几个学生会真正关心选修课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有助于人文素养的提升?”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连窗外的蝉鸣声都显得格外清晰。季阳继续说道:“在自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提升GPA才是选课的最优解。”
他掰着手指一一列举:“首先,我会打听清楚哪些老师是论文结课,哪些是考试结课。考试结课的课程肯定不选。”
柳采薇的手指停在文件上,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为了提前毕业,也是用尽了各种选课技巧。
“其次,要了解哪些老师给分高,哪些老师给分苛刻。如果可能的话,我一定会去查这些老师上学期的给分数据。”季阳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诛心。
方志然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指不自觉地捋着胡子。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比如同样是高数课,一个老师给中等生B+,另一个给D,按一学期25学分来算,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提升0.4个GPA。”季阳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一般同学GPA涨0.04都能乐疯了,这可是0.4分啊,你说换做学生会选谁?”
柳采薇的手指微微颤抖,她想起了自己当年选课时的纠结。那时的她,不也是精打细算,只为尽快修完学分吗?
“第三,要看哪些老师考勤松,不爱点名。”季阳继续说道,“像我选的这些水课,完全可以把时间用在其他地方,参加学生会活动、辩论赛、商业比赛,甚至打球约会,都比研究这些课程有意思。”
林明刚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作为教务处长,他太清楚这些问题了。
“第四,要打听哪些老师期末会划重点。”季阳的声音依旧平静,“不管你们承认不承认,大学生有两个极端,一种是认真学习成才,一种是快乐度过四年。但大多数人都在中间位置,这是人性,教师也该尊重每个学生,否则挂科率太高对谁都不好看。”
办公室里的气氛越发沉重,连窗外的蝉鸣声似乎都变得断断续续。
“第五,要知道哪些老师期末会捞人。”季阳的目光落在柳采薇身上,“第六,最重要的是要避开那些“雷区“。比如某个老师看我不顺眼,那他的课我肯定不能选,否则天天点名还给低分,这不是自找麻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