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理参数的变化,或许就是‘真气‘运行的客观证据。“她轻声自语,在实验记录本上认真记下这一发现。
课后,祝十三、陆清辞和几位感兴趣的同学自发留在教室继续讨论。话题很快深入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四季养生的智慧。
“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陆清辞翻阅着文献,“这些养生建议,与现代时间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惊人地吻合。“
祝十三若有所思:“《素问》的时空观,或许可以与我们研究的符咒之术相结合。比如根据四季气候特点,绘制具有不同功效的‘时气符‘。“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既然人体气机随着四季变化,那么符咒的能量场是否也可以顺应这种节律?比如在春季绘制疏肝理气的“少阳符“,在夏季绘制清心降火的“太阳符“。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如果能够将《素问》的天地人合一观与祝由秘术完美结合,必将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治疗体系。
第二天,恰逢一位同学因春夏之交的气候变化,旧患风湿病发作。祝十三决定尝试他的新思路。
他首先根据《素问》理论,判断当前时节阳气升发,湿气渐重,正是风湿病容易发作的时候。于是精心绘制了一道“疏风化湿符“,其中融入了调节少阳经气的特殊符文。
在施治时,他先以“气象针法“疏通患者的少阳经,再让患者佩戴这道特制的符咒。结果令人惊喜:不过半日,患者的关节肿痛就明显减轻,活动度也大大改善。
“这道符咒中蕴含着顺应时气的能量场。“祝十三向围观的同学们解释,“它能够辅助人体气机与天地节律保持同步,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陆清辞用红外热像仪记录了治疗全过程。图像显示,在佩戴符咒后,患者病变关节的温度分布确实出现了趋于正常的改变。
“虽然机制尚不明确,但效果是客观存在的。“她不得不承认,“这或许就是《素问》所说的‘法与阴阳,和于术数‘的具体体现。“
傍晚,祝十三在公寓中整理这两日的收获。他将《素问》的理论要点与自己的临证体会相互印证,越发感受到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
特别让他振奋的是,通过这次深入的研讨,他找到了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对话的可能。陆清辞的质疑和验证,反而让古老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他重新审视为郑悦制定的治疗方案,加入了根据《素问》四时理论调整治疗时机的思考。也许在夏至阳气最旺之时进行治疗,能够借助天时之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窗外华灯初上,祝十三的内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轻声吟诵着古诗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