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逸依旧顶着疲惫和忧虑的面具走进文保办。
他召集了一个小范围的内部会议,议题是梳理近期几个重点项目的档案材料,特别是涉及到规划交叉审核的部分,美其名曰“迎接可能的上级检查,查漏补缺”。
参会的有分管档案的副科长老刘、机要员小吴,还有负责部分项目协调的张姐和小陈。
“最近各方面风声紧,上面可能随时会下来调阅材料。”
林逸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压力感,“我们务必确保所有流程文件、会议纪要、专家意见,特别是涉及规划符合性争议的讨论记录,必须完整、清晰、随时可查。老刘,你牵头,小吴配合,把风华项目相关的所有往来文件,从立项初期接触开始,再彻底梳理一遍,列个详细清单给我。特别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几人,“特别是那些非正式渠道收到的意见、或者标注为‘内部参考’、‘非正式讨论稿’的东西,哪怕是一张便签,也要找出来,单独归类。这种时候,任何细节都可能被放大。”
他刻意强调了“非正式”、“内部参考”、“便签”,这正是欧阳瑾第一次来访时可能留下的痕迹。
如果内鬼在文保办,并且之前已经处理过相关文件,此刻听到林逸突然要重点清查这类“敏感”材料,很难不露出破绽。
老刘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文保,闻言立刻点头:
“主任放心,风华项目的档案盒一直是单独存放的,我这就和小单独存放的,我这就和小吴去仔细过一遍。”
小吴是个年轻的姑娘,刚接手机要工作不久,显得有些紧张,也连忙应声。
林逸的目光看似无意地掠过张姐和小陈。
“小陈,”
林逸突然点名,“你那边接触的项目方和规划局的人比较多,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口头传达的、或者非正式场合提到的关于风华项目的关键信息,是我们档案里可能遗漏的,也需要补充进去。”
小陈猛地抬头,眼神有一瞬间的慌乱,随即强自镇定:
“啊?口头...非正式...主任,这个...大家平时交流很多,我...我得好好想想,可能...可能有些随口说的,没太在意...”
“嗯,仔细想想,非常重要。”
林逸不动声色,“张姐,你经验丰富,也帮老刘他们把把关,看看有没有什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好的主任。”张姐应道,语气沉稳,“我会留意的。”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林逸坐在办公室里,心绪难平。小陈的反应绪难平。
小陈的反应过于紧张了,虽然可以用年轻人面对压力的不成熟来解释,但在当前情势下,任何异常都值得高度警惕。
张姐则显得过于平静,滴水不漏。他需要更直接的观察。
他起身,借口要去资料室查一份旧档案,走向位于办公楼角落的档案室。
资料室旁边是复印室,再往里是机要室和存放待销毁文件的临时储藏间。
路过复印室时,他听到里面有低低的说话声,是小陈和小吴。
“…主任今天怎么突然要查这么细,连便签都要找...”
是小吴的声音,带着不解和一丝抱怨,“风华项目那些东西,不都整理过好几遍了吗?”
“嘘…小点声!”
小陈的声音压得更低,透着紧张,“让你查你就查呗,问那么多干嘛,现在这情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特别是那些不是正式归档的东西…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