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活儿虽说是瘦头陀出资,但价格还是要我来谈的,毕竟古墓这方面,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而问到价格,我不自觉得,就想起了年初时,长海叔买点儿的那码事儿。
很明显。
就徐老二那货,真是特么要多业余就有多业余。
当时他是先领着我们去看点子,完后才谈的价格。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呀?
地方我都知道了,我就说搞不定不买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然后我再请你吃饭,把你灌醉,趁着半夜偷偷把活儿一干,再然后拿着货溜之大吉,你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就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专业的团队,自然也不太可能认识什么专业的卖点人,因为真正专业的,是不会把点子卖给野路子的,否则一不小心,往往就是三年起步。
除了这一条,真正专业的卖点儿人还有两条规矩。
一是不亲自下墓,二是不会卖假点子。
毫无疑问,跟徐老二相比,李春泉是极其专业的,我完全不需要担心,他会拿某个寺庙、宅院旁边刨出来的地仗土蒙我,而这个点子我也相中了,所以就直接问价了。
“呵呵~”
李春泉笑着点头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冲小兄弟这份干脆,我老李也得说句后生可畏呀,行吧!南北朝的点子,出货量不敢保,一口价,十二方!”
听他这么一说,我瞬间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什么失误?
就是没问他怎么确定是南北朝的。
但稍稍盘算了片刻,我感觉他价格要的也不算高,便点点头伸出手:“成交!”
以免小伙伴们不好理解,这里简单说一下当时点子的行情。
通常来讲,在确保原坑的前提下,我们这行第一档的自然是商周坑,无论深浅,一般没有低于十五万的,要再整出点儿青白膏泥、铜绿锈色什么的,轻轻松松就能上到二十、三十这样儿。
第二档是春秋战国坑,如果没到八米深度,多在十到二十之间,八米以上,多两米加五万。
第三档是两汉坑和唐坑,标准和第二档一样,不过深度卡在六米,因为汉代坑和唐坑但凡超过六米,就极有可能是列侯或开国县侯级别的。
不要觉得列侯和县侯很低。
两汉时期,如果你不姓刘,列侯就是天花板,像咱们熟知的留侯张良、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温侯吕布、汉寿亭侯关羽,这全都是列侯,其中关羽的亭侯,还是列侯级别里最低的一档。
要知道,那可是关二爷,威震华夏的关二爷啊!
不也就混个亭侯么?
所以说,李广难封是有原因的,抛开他个人的问题不谈,更在于侯爵这个级别,实际上是非常高的。
至于唐代,开国县侯食邑千户,基本对标汉代乡侯。
而两汉坑和唐坑中,如果深度能达到八至九米,就可以奔着公主、郡主、无王封号的皇子、世子使劲了。
第四档是宋元明清坑,除非是亲王、郡王级别,否则几米就是几万,受限于时代,很少有超过十万的。
第五档就是这个魏晋南北朝了,原因之前说过,这个时候太乱,大家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墓里往往比较含酸,大多数也就是三五万、七八万的样子,一般不超过十万。
李春泉这点子能卖到十二万,一是他敢保原坑,二就是这个点子有地仗层。
此外,除了深度和朝代,点子的定价还有个因素就是地区。
就拿以周秦汉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的陕西来说,如果是西周坑,它肯定没有河南的贵,但如果是汉唐坑,那河南的又绝对没有陕西的贵,因为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不一样的。
等到魏晋南北朝,大体上是中间便宜南北贵的特点。
因为这个时候,中原地区打的是最乱的,长城以北和长江以南相对稳定,点子的出货量也偏高一些。
嗯……
是不是说的有点多?
不好意思哈,下次我注意,这次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