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资料上的推测是真的,当年茫罕豪沁包家被抢,就是包胜一勾结土匪干的!
怪不得!
怪不得这些银锭都是小钱!
因为这就不是一次性|交易结算来的,而是茫罕豪沁包家几辈子收租放地、卖牛卖羊,一点一点攒下来的!
想到这我再度朝箱子里望去,仔细辨认过后,立即确定了这个判断。
因为这三尊佛像并非汉传风格,而是藏式的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只不过藏传佛教宗派广博,不同派别的三身佛也不大一样,当时我这方面了解的并不深入,所以具体都是什么造像,暂时还叫不上名字。
不过确定是藏式的佛像就行了,因为蒙古台吉信的就是藏传佛教。
咕噜——
吞了吞口水,李斌结结巴巴的问:“萧、萧哥,这……这是……金佛?”
深吸口气,我点点头:“应该是,拿出来,注意千万别磕碰!”
听我这么说,孙大志立即双手托起一尊。
“诶?咋这么轻啊?”
说着他直接松开一只手,单手就把佛像抓住了,接着小兵和李斌各自拿起一座,也都是一样的反应。
小兵轻轻晃了晃,惊道:“是空的!”
“当然是空的了。”
我说:“供奉用的佛像需要装藏,不可能是实心的。”
“装藏?”
见众人都是一脸懵逼,我解释道:“就是得往里头装一些经文、香料、宝石圣物什么的,有这一步才算完整开光,不然只能算是工艺品。”
李斌想了想,认真感觉了一下,又道:“那也有点轻啊?不是镀金的吧?”
“我看看。”
接过佛像,我轻轻晃了晃,感觉大概有个十斤的重量,立即摇头说:“不是,纯金的!”
尽管我也是第一次见纯金佛像,但铜的我已经见过好多次。
当时那三尊佛像,高度都在二十五公分的样子,像叶护太子墓中搞出来哪些铜佛像里,相近高度的大概是四五斤重,金子的密度是铜的两倍多,换算下来,差不多就是十斤左右。
“好了,先别聊了,抓紧时间往出般。”
“现在十二点四十五,争取一点半之前完事儿!”
银锭箱比银元箱要轻,因为空隙要占据很大一部分空间,基本上小箱小匣半出一半,剩下的两个人就能抬起来了。
这么一搞又能快不少,于是我直接偷懒,跑到一旁处理佛像和那半箱财物。
佛像都得用泡沫纸缠好,至于财物,除了银锭银元、蜜蜡珠宝什么的,我还发现了一组佛前五供、一套手持以及一些辅助供养法器。
佛前五供和明器五供的规格是一样的,都是一座香炉、两个烛台以及两只花瓶;手持是金刚杵、金刚铃、达玛茹、转轮这四件套,供养法器则是净水碗、食子模、念珠、嘎乌盒什么的。
关键,几乎都是金的!
这怎么说呢?
还得是少数民族,地主都比汉族的豪横!
尤其那个嘎乌盒。
八边形的盒盖盒身,均用整块金片捶揲而成,整体五公分大小,表面錾刻有“莲座观音”、“六字真言”以及宝瓶、金鱼、盘长这三种“八吉祥”符号,同时还镶嵌了绿松石和红珊瑚。
一句话形容,这就是妥妥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品位!
于是我都没顾上打开看,二话没说就给装兜儿里了!
嘿嘿,我打算把这个小物件,偷偷送给郝润。
这不是明器,而是供养的几辈子的佛教法器,穿条绳子就可以直接佩戴。
很快,一点二十一分,整座地窖被我们搬了个干净,最后转悠一圈,我心说这绝对是专业银窖,除了银子银元和这半箱财物,别的啥都没有,要是古墓也都这样就好了……
正琢磨着,地窖外头哐啷一声,前四后八关上了后箱板。
而后间隔不到两秒,我手机忽的一响,有条短信发了进来。
打开一看,就四个字:客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