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苦日子要熬出头了(第2/2页)
那挑担子的汉子闻声回过头来,见着眼前是位带孩子的妇人,忙把担子放稳,随着木杆上的糖葫芦笑道:“夫人,您眼光真好!这三串糖葫芦最红,糖裹得也厚实。”
“一枚铜板一串,刚做出来的吃着脆甜,小娃儿准爱吃!”
苏晚接过,微微扬了扬下巴,从袖子里摸出三枚铜板递到了小贩的手里。
赵小宝攥着竹签,试探的咬了口糖霜,眼里划过一抹惊讶,歪着脑袋朝着苏晚甜甜一笑,“糖葫芦真甜呀,像蜜一样,娘,你也吃!”
苏晚看着小宝沾满了糖霜的嘴角,眼底漫开笑意,伸手轻轻擦掉她脸上的糖渍,声音软和,“娘不吃,小宝吃吧。娘要是吃了,咱们的小馋猫可没有得吃咯!”
赵小宝乖巧的点点头,嘎嘣一下,咬下了糖葫芦的一半。
心里想着:娘就像是天上的仙女,糖葫芦再甜也比不上娘的笑容甜,往后谁要再敢说娘,她赵小宝第一个不同意!
苏晚悄咪咪地用意念将剩下的两串糖葫芦收进了空间里,打算给大宝二宝们先留着。
做完这一切,她牵着赵小宝的手往市署走去。
市署在安东镇东头,瞧着是座不起眼的青砖小院,门口处挂着块“市署”的木牌,里头正有两个吏员在处理账本。
苏晚深吸一口气,抬脚跨进院门,依照原主的记忆行了个礼,从容不迫道:“两位官差大哥,我想在集市摆摊卖些吃食,特向您来问问颗利的规矩。”
正在拨弄算盘的吏员抬眼,见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带着个三岁的孩子,却没见着半分害怕,倒是脊背挺直,面上带着礼貌却又疏离的笑意,看着不似普通的农家妇。
他没开口,试探的眼神在苏晚身上停留。
屋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
苏晚丝毫没被这寂静扰了心神,只稳稳地站在原地,目光平和的看向两位吏员。
这些刁难在现代时也不例外,对这些刁难早已习以为常,可如今她要撑起家,半分怯意都不能露。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她缓缓补充道:“两位吏员,我就卖些葱油饼、豆腐花这些家常吃食,摊子小,只求能挣点银两养活孩子。”
“我听说市署对咱们这些小商贩的规矩最是分明,这才特来请教颗利怎么交、摊位怎么选。”
这话,既表明了自己的营生,又暗中捧了一把市署,既不卑微也不逾矩,就是想挑错也没法下手。
苏晚不由得蜷了蜷手指,心跳如擂鼓。
这些吏员该不会听出什么破绽吧?
毕竟她刚穿来这没几日,对云泽朝的规矩只知皮毛,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让她蹲大牢可咋整?
她悄悄抬眼,瞥见拨算盘的吏员动作顿了顿,目光在她和小宝身上扫视了一圈,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闻言,拨算盘的吏员眼神微动,但好在也没在过多追问,只是拿起了桌面上的纸笔,洋洋洒洒地写满了整张纸。
半晌,他终是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口道:“既是卖吃食的小摊子,每月初一到初五来交课利,小摊子五十文便可,若是明个儿摆摊,需月底来这儿补登记。”
另一个整理账册的吏员头也不抬道:“至于摊位,包子铺旁的老槐树下倒是还有个空位,拿着这个木牌,明天我们自会差人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