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我的心已经燃尽,不再有那样的勇气和觉悟。”
“如果你的主人们真的是能让德古拉大人感受到威胁的存在,那我也会被她们的威势击溃,死在她们手中。”
“是的,直到现在我依然在恐惧着强者、畏惧着死亡。当死神降临到我的头顶,我仍旧会悚惧不能自持。”
“勇气和觉悟不属于我,但选择仍在。我选择自己走进必死的牢笼——在恐惧将我击溃之前。”
古莉娅斯似乎已经承认了自己的懦弱无能,但我分明在她眼中看到了代表着“觉悟”的火焰。
觉悟并非只有在死境绝地才能得以体现,在明知自己畏惧死亡的情况下,依然愿意为了保护妹妹而自愿走向毁灭,这样的觉悟已经不输给任何人。
不错,并非只有悍不畏死的死硬派是有觉悟的,那些贪生怕死、色厉内荏的人同样可以有不逊色于任何人的觉悟。
而他们的觉悟、属于凡人而并非英雄们的觉悟,甚至会因为逆着那份懦弱而行的决意,反而更显得弥足珍贵。
我并不鄙视古莉娅斯的“软弱”和“欺软怕硬”,因为她并不是一个对自己没有认知、用行动体现出这些可憎特质的人,而是在剖析自己之后,主动坦白了自身缺点的人。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啊,认识你自己!”
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同时更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十分稀少,也当然可敬。
从这一方面来看,古莉娅斯称得上一位“贤者”。
我依然没有说话,只是用坚毅的眼神和不曾转头就逃、反而歇卧原地的行动,给了这个女人明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