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尝尝!”
那山楂糕酸酸甜甜的,一吃,心里那点火气好像就没那么大了。
“这山楂糕好吃!”
“可不是,吃了感觉更能等了。”
“许老板这生意做得,没话说,讲究!”
本来还有些抱怨声,这下全变成夸奖了。
中午的时候,王大妈电话亭的电话真响了。
她赶紧接起来:“喂,地安门电话亭,找谁?”
电话里是个男的,说要找许氏私房菜预约。
王大妈立马坐直了,拿出许辰给的本子和笔,特有派头地问:“您贵姓?几个人?想订什么时候的?”
“我姓李,轧钢厂的。四个人,订今天晚上六点半,招待客户。”
“好嘞,李科长!给您记上了!晚上六点半,四位,给您留好座!”
挂了电话,王大妈心里美滋滋的。轧钢厂的科长都亲自给她打电话订座,这可太有面子了。她觉得自己现在可不是个普通看电话的了,是个重要人物。
解决了这两个事,许辰又去了隔壁刘婶的小卖部。
刘婶天天看着许辰家门口排大队,眼馋得不行。
“刘婶,忙着呢?”
“是小辰啊,快进来坐。”刘婶挺热情。
许辰也没绕弯子,直接说了想法。他想做一批带号的木牌子,来吃饭的客人领了牌子,就不用在门口站着了,可以来刘婶店里坐着,买点瓜子汽水什么的。等轮到号了,他让王铁柱过来告诉刘婶,刘婶再用她那个大嗓门帮忙喊一声。
作为报酬,每喊一个客人进去,许辰给她一毛钱。
“一毛钱?”刘婶眼睛都亮了。
这不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吗?一天喊个几十号,就能挣好几块钱,比她卖一天货挣得都多。
“成!太成了!”刘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么一来,胡同里就形成了一个小循环。
领了号的客人,果然都跑到刘婶的小卖部里去了。买瓶汽水,嗑着瓜子,舒舒服服地等着叫号。刘婶的小卖部生意一下子好了不少,乐得她见人就夸许辰这孩子脑子灵。
晚上六点半,天都黑了。
那个轧钢厂的李科长带着两个客人,准时到了饭馆门口。
王铁柱一看是他们,赶紧迎上去:“是李科长吧?里面请,位置都留好了!”
门口排队的人看着他们不用等就直接进去了,眼神里都是羡慕。李科长和他的客人都觉得特有面子,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这顿饭吃得特别好。
结账的时候,李科长拍着许辰的肩膀直夸:“小许,你这办法好啊!以后我请客就定你这儿了!”
“您满意就行。”许辰笑着说。
“满意,太满意了!”李科长点点头,话头一转,又压低声音问了句,“不过……我怎么觉得今天这松鼠鳜鱼,味道好像……比上次吃的差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