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57章回府,与陈母交锋(第1/2页)
到了后院,沈知韫察觉有道居高临下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
她面不改色,施施然俯了个身。
陈屹川下跪,给祖母磕头。
“孙儿见过祖母。”
陈母满眼慈爱,连忙叫他起来:
“川儿快快起来,这么久不见,竟像个小大人,快叫祖母好好瞧瞧。”
屹川也记得祖母对他的疼爱,乐得与她亲近。
沈知韫在一旁坐下,看着祖孙和乐的一幕。
陈母恍然未觉。
倒是邱妈妈不动声色地打量她一眼。
陈母和屹川说了会儿,这才看向沈知韫:“前段时间汪映葭回府,我罚她去庙里礼佛,惩戒一顿。”
“知韫你心中可还不满?”
沈知韫笑了:“汪映葭给我泼脏水,若非我能解释清楚,怕母亲得知恨不得将我浸猪笼。若说对她不怨,倒是我撒谎了。”
闻言,陈母叹了口气:“你性子一向执拗,这样可不好。”
“做人当得大度豁达,这般斤斤计较,我怕屹川在你身边,被教成妇道人家的样子。”
“这次你跟着玄策离开,屹川留下,我亲自带他。”
又来了。
沈知韫抬眸,不紧不慢道:
“母亲说得不错,只是……”
“儿媳得替二姑母抱不平,当初二姑母说了些不称耳的话,婆母怎么直到如今都没和二姑母一家走动?”
二姑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陈府家道中落,落井下石,说了些闲话,陈母自然恼怒,与她一家断了关系。
这些年因陈玄策得皇帝重用,二姑母多次上门求和,却被拒之门外。
“改日儿媳就去和二姑母说一声,替婆母向她道个歉。一家人,自当亲近才是。”
陈母脸色微变。
沈知韫恍然未觉:“再说母亲也是妇道人家,怎么还嫌弃自己来?”
她说完,羞赧一笑:“儿媳心直口快,说了些心里话,母亲可别斤斤计较,与儿媳生气。”
陈母幽幽地看了她一眼。
“这些年你在外头,倒是伶牙俐齿不少,竟还敢顶撞我了。”
“母亲想多了,哪里顶撞了?”
陈母被顶得一哽,语气冷下来:
“你回去吧,说了些话,闹得我有些头疼。”
邱妈妈连忙给她倒水,又吩咐小丫头拿来过来:“老夫人这几日一向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不舒服了?等会奴婢去请大夫来看看。”
沈知韫怎会不知这话就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儿媳回来第一日,就气得婆母找大夫上门。
这消息一传出去,怕是她在外人口中又被非议。
“母亲可知,明明是建功立业之时,皇帝为何这时候召玄策回京?”
一句话,叫陈母眉头一紧。
“什么意思?难得不是我儿平乱有功?”
沈知韫笑了:
“玄策这些年功劳升得快,实则暗中得罪了不少人,其中不少身居高位,这次就是那些大臣上奏,示意——功高盖主。”
最后那几个字,她说得极轻。
但陈母悚然一惊。
她这辈子的尊容全都仰仗儿子,若是儿子出事,那她……
“玄策会怎样?”
陈母语气急促起来。
沈知韫摇了摇头:“我只是个妇道人家,怎么知道?不过路上玄策特意绕路去找我兄长,和他商议什么,说是以后还需我兄长相助。”
陈母顿了顿,皮笑肉不笑道:
“咱们两家是亲家,自该相互帮助。”
“对了。”
沈知韫含笑看着她:“刚刚说到什么……汪映葭是吧,儿媳以为这人犯了大错,不该再拿府上的银两养着,当自立自足,母亲以为呢?”
再绕回汪映葭这事,陈母沉默一瞬:“也罢,就照你说的办。”
沈知韫笑着应是,随即朝陈屹川伸手:“来,许久未回来了,母亲带你回去看看。”
陈屹川看了祖母一眼,缓缓松开手,朝母亲走去。
陈母也没拦着,再说叫陈屹川留下的话。
等沈知韫走后,陈母摸了摸心口,跳得还有些快。
她脸色有些难看:“还不快去叫大夫。”
邱妈妈连忙应下,忌惮地看了一眼沈知韫离开的背影:“这夫人这次回来,瞧着性子越发厉害。”
“怕是在外养野了。”
“您该和将军说一声,免得……”
邱妈妈动了动唇,不敢直言。
陈母轻哼一声。
“她确实该敲打一下,但不是现在。”
“再说,我又非那种爱挑拨是非的无知妇人。”
邱妈妈明白她的意思,这是要私下借着下人的口,叫将军知晓。
“老夫人放心,奴婢明白。”
这日,陈玄策去皇宫复命,直到晚膳时分才回来。
一回府,就听说了陈母派人去请大夫的事情。
他有些诧异:“这是怎么了?”
管家摇摇头:“老夫人一向身子不好,您也知道,老夫人年轻时受了些苦,伤及身子。”
闻言,陈玄策心中微沉。
脚步一转,先去了母亲院子。
远远的,听见下人在一旁议论:
“夫人一离开,老夫人就去请大夫,显然是被夫人气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7章回府,与陈母交锋(第2/2页)
“之前就听闻夫人不喜老夫人,没想到一回来就把她气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