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包一家客栈,凡是参加此次恩科的外地清贫举子可在客栈住到明年二月。”
这回恩科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制衡朝中旧臣,巩固赵颐允的皇位。
朝廷筹备了几个月,对远离京城的人来说却十分突然。
人家不假思索千里迢迢奔赴京城考试,玉萦愿意拿出诚意来回报,第一次寒冬腊月的开考,总不能叫人家吃亏。
“此举甚好,只是无须爹娘出钱,我让礼部办就好了。”
玉萦却是笑着摇头。
太上皇和太后的位置是赵颐允跟一帮大臣力争而来的,虽然礼法上说得过去,但不少朝臣心里是不服气的。
由他们出面来安置这些外地举子过冬,既是彰显皇恩,也算笼络人心。
这些未来朝臣得了他们的好处,总不好说三道四的。
可巧陈大牛夫妇这几年做脂粉铺子生意赚了不少,上月在京城盘了间客栈,正好照顾他们的生意,替他们撑场面。
“别担心,爹娘不缺银子,你把这个机会让给我们做个好名声。”
“好。”赵颐允回过神来。
朝中武将都以赵玄祐马首是瞻,文官们却不一样。
爹娘出面帮助贫寒举子在京城过冬,传出去是美谈一桩,是对儒生们示好。
“娘亲,哥哥。”
不远处,阿宁松开赵玄祐的手,欢快地朝玉萦和赵颐允跑过来。
刚下完一场大雪,嬷嬷们怕阿宁冻着,给她穿得十分保暖,帽子和衣服上都有一圈绒毛,跑起来像只粉雕玉琢的小白兔。
“仔细些,地上还是湿的。”
玉萦含笑说着,赵颐允上前几步把阿宁牵住。
阿宁的长相有赵玄祐和玉萦的影子,却更像丁闻昔,骨相清越,眉目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