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宋辽国战(第1/2页)
“‘万绝尊者’?”
这个名字之前在郭槐口中出现过。
当时那位大内总管的描述就是“天下第一,神功盖世,为萧后依仗,什么荣华富贵,不是唾手可得”。
郭槐不算标准的武人,眼界偏向于庙堂,评价或有夸张。
但现在戒闻与顾大娘子也这样说,就显然是江湖庙堂的一致认可。
而眼见展昭和连彩云这两位年轻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惊诧,戒闻举了一个实例:“‘白玉楼’排天下绝学,以剑、刀、枪棒、拳掌、奇门、轻功、心法分为七类,各有一榜,而‘万绝尊者’自创七门武学,同时名列七榜前十。”
“什么?”
连彩云动容。
但凡自创的武学,能入白玉堂七榜中的前五十,就有宗师的资质,甚至只要不中途夭折,后来大多真的成就了武道宗师。
结果现在一个人,全部名列前十,还是七门如此?
‘万绝系列是吧……’
展昭之前主要关注剑道榜,但在江南白玉楼前,还是大致扫了一遍的。
七榜前十中,确实各有一个名字,与其他的格格不入。
万绝剑、万绝刀、万绝枪、万绝掌、万绝变、万绝步、万绝心法。
朴实无华的取名方式。
赤裸裸的炫耀。
“此人堪称天资绝世,造化天人!”
戒闻继续道:“若非如此,二十多年前,辽国的萧太后也不敢带着她的儿子,举三十万兵马,连粮草都不备下多少,就直攻我大宋京师。”
连彩云震撼:“就靠这一人?他武功再强,也无法匹敌千军万马吧?”
“确实不能,但辽国也并不需要‘万绝尊者’一人独自匹敌千军万马,只要刺王杀驾,袭击将领,几人能挡?”
戒闻道:“而且不止‘万绝尊者’一位,当时的‘万绝宫’雄踞北方,麾下高手如云,宗师有十数之多,这样的武林势力协助辽军攻城掠地,方能突破防线,长驱直入。”
展昭道:“中原武林迎战了!”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戒闻也重重颔首:
“契丹人倾国之力南侵,要灭我汉人国祚,中原武林岂能坐视?”
“各派同道皆执剑而起,天下习武之辈齐聚,誓与之决死一战!”
“且不说我大相国寺、老君观、藏剑山庄、仙霞派、大旗门尽出高手……”
“就连天山的逍遥派、蜀中的青城派、苗疆的五仙教,都纷纷前来助阵!”
那一年,展昭和连彩云都未出生,但也好奇不已:“战况如何?”
戒闻沉默半晌,目露悲痛,缓缓地道:“那一战,厮杀得太惨烈了!”
“我寺上一任住持,老君观上一任观主,当场坐化,青城派主废功,逍遥派无瑕子散功;”
“要知这四位,是当时正道武林最强的四位宗师!”
“其下,藏剑山庄七绝剑皆断,藏剑老庄主吐血而还,不出一年就病逝;”
“仙霞派和大旗门活下来的也是人人重伤,至今都未能恢复元气,前者封闭山门已有十数载,后者也已经不是那个‘天下镖行,唯旗是瞻’的镖盟总舵了!”
“五仙教原本还被叫做‘五毒教’,但这一役中,教主、圣女皆战死,五仙使死了三位,仅存的两人抬着棺椁回去,各派敬此壮举,从此以后都尊称为‘五仙教’,再也不提五毒污名……”
连彩云听得小脸发白,喃喃低语:“那么多高手都丧命了?”
展昭则沉声道:“‘万绝宫’呢?”
戒闻道:“如此牺牲,自是让那不可一世的‘万绝宫’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五部尊者死了四位,麾下精锐死伤无数,‘万绝尊者’也被重创,不得不退走……”
“宋辽两国宗师,死伤过半,血流成河,血流成河啊!”
他深深叹息。
当年的大相国寺,从住持方丈到四院首座,皆是武道宗师,如此方为货真价实的佛门第一。
而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至今武道宗师只有住持方丈和观音院首座持愿神僧两位,少林寺才敢不服管束,各地寺院也多有阳奉阴违的举措。
‘国战!国战!’
展昭既感震撼,也颇为心驰神往。
身为男儿,又有谁不想在习武有成后,经历这种国家危难之际,仗剑直面鞑虏的场面?
不过想想宋朝的境遇,似乎倒也不担心后面没机会。
定了定神,展昭道:“后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宋辽国战(第2/2页)
戒闻道:“眼见两败俱伤,我大宋没把握留下辽国三十万铁骑,辽人的萧太后也不再如最初那般信心十足,担心失陷在中原,如此两国立下盟约,正式罢兵。”
“然武林纠纷不可能落下帷幕,中原各派与万绝宫早就结下了血海深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