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准备去的军器监,和史不得任职的都水监一样,都是大乾朝廷九寺五监之一。
所谓五监,即国子监、军器监、匠作监、少府监和都水监。
那里也是徐永生颇为感兴趣的地方,主要负责的便是督造大乾朝廷各...
夜色如墨,笼罩着苍茫大地。山风自西岭吹来,带着几分寒意,卷起林间枯叶簌簌作响。远处天边一道紫气横贯长空,似有雷光隐现,仿佛天地将倾,万物皆在沉寂中等待某种变故降临。
杨戬立于断崖之巅,银甲未卸,三尖两刃刀斜指地面,刀锋上犹带血痕。他双目微闭,眉心竖眼虽闭合,却隐隐透出一丝金芒。方才那一战,耗去了他七成法力。那妖物乃是从九幽深处爬出的古老邪祟,名为“噬魂魔尊”,曾是上古时期被封印于黄泉裂隙中的禁忌存在。如今封印松动,它借人间怨气复生,吞魂夺魄,搅乱四方。
而杨戬奉玉帝敕令下界除妖,一路追杀至此。从昆仑墟到北冥荒原,跨越三十六州、七十二洞天,终在这青冥断脉将其截住。一战惊天动地,山崩地裂,方圆百里草木尽焚,江河倒流。若非他以天眼神通锁定其本源真灵,恐怕此刻早已被那魔头遁入虚空,再度潜藏。
“还不死心?”杨戬睁眼,冷声开口。
话音落时,地上那团黑雾剧烈翻腾,竟缓缓凝成人形。一双赤红眸子浮现而出,森然盯着杨戬:“二郎显圣真君……你可知我为何能破封?”
杨戬不动声色,“邪祟复苏,无非是人心堕落,怨念积聚所致。”
“哈哈哈!”那魔尊狂笑,声音如万鬼齐哭,“不错!正是因这世间已无正道可言!那些高坐庙堂者口诵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纵容贪官污吏、压榨百姓;修行之人自称清修避世,实则争权夺利、残害同门!你说正道?呵呵……这天下早就烂透了!”
杨戬眉头微皱,心中却是一震。这话刺耳,却不全无道理。前些日子他在凡间巡查,亲眼所见某州府大旱三年,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而地方官仍强征赋税,甚至勾结山匪劫掠灾民仅存口粮。更有修士为争夺一件上古遗宝,屠灭整座村庄,连襁褓婴孩都不放过。
但他只是冷冷道:“是非善恶,自有天理裁决。尔等邪魔外道,不过趁乱而起,妄图颠覆乾坤。今日既遇我,便休想再逃。”
说罢,手中三尖两刃刀猛然扬起,刀身嗡鸣震颤,一道璀璨银光冲天而起,撕裂云层。与此同时,他眉心竖眼骤然睁开??金光暴射,照彻十方!
“天眼?审判!”
刹那之间,整片天地仿佛静止。那魔尊发出凄厉嘶吼,身躯寸寸崩裂,黑气如沸水蒸发,元神在金光照耀下无所遁形。它挣扎咆哮:“我不甘心!只要人间还有罪孽,我就一定会回来!”
“那就再来。”杨戬神色漠然,“我便杀你千次、万次,直至你彻底灰飞烟灭。”
最后一声巨响,魔尊真灵炸裂,化作点点黑焰消散于风中。天地重归寂静,唯有残月孤悬,映照着他挺拔的身影。
……
数日后,南荒边境,一个小村落迎来了久违的晴天。
村民们聚集在村口老槐树下,焚香祭拜。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捧着一碗清水,恭敬地洒向四方:“多谢真君救命之恩,若非您斩去那吃人的黑雾妖怪,我们全村老少怕是都活不到今天。”
旁边孩童好奇问:“奶奶,真君长什么样啊?”
“听巡游道士说,他身高九尺,面如冠玉,额上有只金色的眼睛,手持神兵,脚踏祥云,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下凡!”老人说着,眼中泛起泪光,“他是咱们老百姓的守护神。”
此时,在村外十里的一座破庙中,杨戬盘膝而坐,身上铠甲已换作素袍,外披一件灰色斗篷。他手中握着一枚玉符,正轻轻摩挲。那是妹妹杨婵留下的信物??当年她私自下凡与凡人结合,触犯天规,被镇压在桃山之下。这枚玉符,是她被囚前亲手交给他的唯一遗物。
风吹动庙门吱呀作响,一道身影悄然走入。
“你还真是喜欢到处乱跑。”来人一身青衫,腰佩长剑,面容俊朗,正是阐教弟子姜子牙。
杨戬抬眼,“你怎么来了?”
姜子牙坐下,叹了口气:“元始天尊召你回昆仑,说有要事相商。另外……天庭那边也有动静。”
“什么事?”
“有人弹劾你执法过严,滥杀无辜。尤其是你在北冥一战,毁去三座城池根基,导致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虽说是除妖所需,但毕竟牵连甚广。太白金星已在御前奏本,建议削你神职,贬为散仙。”
杨戬冷笑一声:“那几十万人,若不除妖,迟早也是死路一条。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魔头吞噬他们的魂魄?”
“道理如此,可世人不懂。”姜子牙摇头,“他们只记得家园被毁,亲人颠沛,却不记得是谁救了他们性命。舆论一起,便是神仙也难逃责罚。”
杨戬沉默良久,忽然问道:“师父近来可好?”
“师尊闭关参悟大道,已有三百余年未曾出关。此次召你,也是由玉虚宫执事代传旨意。”姜子牙顿了顿,低声道,“但我总觉得,这次召见并不简单。最近天机紊乱,紫微垣星象异动,北斗第七星黯淡无光,恐有大劫将至。”
杨戬眸光一闪:“你是说……封神榜又要重开?”
“我不知道。”姜子牙苦笑,“但若真如此,这一次恐怕不会像三千年前那样,仅限于人、阐、截三教之争。据说混沌边缘出现了裂缝,有古老意志正在苏醒……连鸿钧道祖都曾现身玉京山,召集诸圣议事。”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凝重。
三千年前那一场封神之战,死了多少英杰?截教万仙阵崩塌,通天教主败走蓬莱;老子一气化三清,破诛仙剑阵;西方二圣趁势东扩,接引准提广收门徒……那一战,奠定了如今三界格局,却也让天地元气大伤,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而现在,若是旧事重演,甚至更甚……
“我去一趟昆仑。”杨戬站起身,披上斗篷,“有些事,必须当面问清楚。”
姜子牙点头:“路上小心。我听说,最近有不少神秘人物在暗中活动。有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曾在东海之滨出现,一掌击碎一座岛屿。还有人在南疆看到一头通体漆黑的麒麟,双眼如血,口中吐纳雷火,疑似上古凶兽‘?杌’转世。”
杨戬脚步一顿:“?杌?那不是已被女娲娘娘封印在归墟深处了吗?”
“封印……未必牢靠。”姜子牙轻声道,“就像噬魂魔尊一样,只要人心混乱,秩序崩塌,再坚固的禁制也会出现裂痕。”
杨戬不再多言,转身走出庙门。风起云涌,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山野之中。
……
昆仑山巅,玉虚宫巍峨耸立,云雾缭绕,瑞气千条。
杨戬踏入殿内,只见十二金仙分列两侧,气氛肃穆。元始天尊端坐莲台,面容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杨戬,你来了。”天尊开口,声音不高,却直入灵魂。
“弟子参见师尊。”杨戬躬身行礼。
“此番下界除妖,功过参半。”元始天尊缓缓道,“你斩杀噬魂魔尊,护佑苍生,此乃大功。然手段激烈,波及凡俗,亦有过失。今命你暂卸巡天之职,闭关思过百年,以正心性。”
杨戬并未反驳,只是低头应道:“弟子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