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过完冬至之后就又回了一趟京大,前几天还说要提前回乌镇,正好能赶上一起办年货。
上午十点,车子驶进乌镇镇子。
街边的摊位早已被红灯笼染透,红底金字的春联在风里翻飞,墨香混着糖炒栗子的焦香飘满整条街。
卖糖画的师傅蹲在石板路上,手里的铜勺舀着融化的琥珀色糖液,手腕轻转,一条威风凛凛的糖龙就出现在青石板上,引得一群孩子围着拍手,连路过的老人都驻足笑着看。
崔姝直奔街角卖红纸的摊位,挑了厚厚一叠洒金红纸,摩挲着纸面的纹路:“小锦小时候就爱跟着我写福字,握笔的姿势还是我教的呢,今年得教她写个梅字,贴在院门上和腊梅旁边,图个梅开五福的吉利。”
徐佳莹则在布料店前停住脚步,店里挂着各色布料,她伸手摸了摸一块暗红色的灯芯绒。
“给崔姐做件新棉袄,这料子厚实,冬天穿暖和。再给小锦挑块浅粉色的棉麻,做条新裙子,过年穿红的喜庆,穿粉的也显朝气。”
苏木在旁边的炒货摊前排队,队伍不长,前面是个带着孙子的老奶奶,正跟摊主讨价还价,要多抓一把瓜子。
他笑着等在后面,买了两斤糖炒栗子,一斤纸皮核桃,刚付完钱,就看见老木匠扛着个半人高的木架子从对面走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系着围裙的木工师傅,木架上还沾着新鲜的木屑。
“苏先生,给你们送灯笼架来了!”老木匠把木架子轻轻放在路边,这架子是用做猫爬架剩下的樟木废料做的,边角都打磨得圆润光滑,没有一点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