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当有新政,朕将整顿吏治,完善科举,选贤任能,劝课农桑,与民休息,使百官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
“对内,承祖宗之遗志,对外,护我大隋子民安宁。”
“望我臣民,咸知朕意,与朕一起安黎民,兴社稷,使我大隋百姓不受战乱影响,不受饥饿所扰,君臣同心,共创盛世。”
“永枢元年,正月十八。”
杨安的这道圣旨刚刚宣读完毕,满朝文武立刻恭敬跪拜:“还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不负陛下厚望,与陛下一起造福苍生,为我大隋之强大殚精竭虑,至死不悔。”
杨雄与裴矩更是对视一眼,暗道终究还是新皇睿智。
因为杨安的这个年号,虽然只有区区两个字,但却与汉昭帝的年号始元一样,都是属于那种寓意拨乱反正的年号。
也就是说,杨安是有意想要废除杨广在位时的一些不合适政策。
这对天下百姓来说,肯定是好事。
而杨安,听众人如此说,也这才满意笑笑,淡淡道:“嗯,朕也相信众位爱卿能与朕一起同心同德,为百姓安宁谋福祉。”
“既如此,那就公布朕的第二道诏令,册封皇后以及国之储君。”
“诸卿可有异议??”
其实在确立储君这事上,杨安最近也一直在思索。
因为他也不清楚,登基之初就册封太子,对太子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
毕竟太子可是一个高危职业,历朝历代的太子,也都很少能顺利登基。
但为了稳固国本,安定民心,他却也只能先行册封储君,至于说太子的安危,大不了自己以后多注意一些就是。
总归杨安自己相信,他绝不会在储君问题上被人挑拨。
“哈哈哈,陛下能在登基之初便确定太子人选,这对我大隋江山来说,肯定是大好事,臣等又岂会反对?”
而杨雄,房玄龄,李靖等一众臣子,在听了杨安这话后,也都哈哈大笑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