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第671章 再要三城

第671章 再要三城(2 / 2)

萧奉先大吃一惊:「殿下这是何意?」

「不要问原因,你只说结果,能不能办到?」

萧奉先犹豫了一下,道:「我可以试试。」

「嗯,拿出你胡说八道的功力,尽力劝耶律延禧在宋辽边境驻军二十万。」

赵孝骞不想说原因,因为这个原因实在无法跟外人说,尤其是对一个辽奸说。

赵孝骞考虑的不仅是两国战争的胜负,他更要考虑应对来自汴京的压力。

不出意外的话,赵煦应该已对他有了猜忌之心,势必会做出一些动作来削弱他的兵权。

若是大宋外部仍然存在压力,随时可能会爆发新的战争,那麽汴京方面的压力不敢施加太大,毕竟大宋江山是赵煦的,他也怕引发严重的后果。

若是大宋的外部没有压力了,赵煦的手段或许会更过分,朝堂上对他落井下石的人也就越多。

让萧奉先劝说耶律延禧边境驻军二十万,赵孝骞就是这个目的。

说句不好听的,这叫「养寇自重」。

以前听说边军养寇自重,赵孝骞总觉得边军主帅没有格局,不惜损失国家利益而自保。

如今同样的事情临到自己头上,赵孝骞发现自己或许能理解那些边帅了。

没有外部的压力,自己恐怕真会落个兔死狗烹的悲惨下场。

而赵孝骞,从来不是那种愚忠的人,要他坐以待毙引颈就戮,他做不到。

前世接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告诉他,对皇帝无所谓忠不忠,那都是封建腐朽的糟粕,我特麽只忠于人民!

所以,留下这二十万辽军,在边境上对大宋虎视眈眈,对赵孝骞来说是好事。

当然,这倒也不是卖国,毕竟赵孝骞十分笃定,以辽军如今的战力,还有宋军的实力,辽军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主动挑起边境战争。

他们反而会对大宋小心翼翼,忍气吞声,时至今日,想必辽人都应该看清了局势,大宋他们已经惹不起了。

「你马上派人回上京,告诉耶律延禧我提的条件,两路大军日进十里的压力当然也要告诉他。」

「至于咱们这里,我就不露面了,让副使许将跟你们谈吧,反正都是装模作样的极限拉扯,我没兴趣参与,你看着办便是。」

「三日后,谈判必须尘埃落定,你们辽军全部退出燕云十六州和我提的三座城池,我大宋全面接管燕云防务,有问题吗?」

萧奉先连忙道:「没问题,这本是耶律延禧的底牌,他会接受的,只不过多了三座城池而已,也容易解决,辽国对南方已渐渐无法掌控,这是事实。」

「尤其是北面的女真部落又在造反,都快破黄龙府了,耶律延禧只能赶快解决南方的问题。求得一夕之宁,转过头巩固北方才是明智的选择。」

萧奉先低声道:「耶律延禧还说,大辽日薄西山,国势渐颓,他即位后要效仿大宋变法,欲革新除弊图强……」

赵孝骞两眼一亮:「还有这好事儿呢?变!鼓励他狠狠地变,让他务必变出花儿来。」

心中暗暗冷笑,以汉人数千年的智慧谋略和聪明,如今的变法都搞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

辽国简直猪油蒙了心,居然敢效仿大宋的变法。

呵,变不死你。

君与臣的矛盾,朝堂各派势力之间的矛盾,臣与权贵地主的矛盾,权贵地主与普通百姓的矛盾,还有各方势力各种集团的利益恩怨纠葛……

比特麽言情剧的狗血多角恋还麻烦,普通人连线头都找不着,更别说理顺这一团乱麻了。

耶律延禧?

赵孝骞亲眼见过耶律延禧被俘后的窝囊样子,说实话,他不认为这货有这个本事。

而且如今的辽国也没什麽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朝臣权贵们效仿中原王朝的骄奢淫逸之风,整日沉迷于享乐与作威作福,偏偏中原王朝的文化和数千年谋略的智慧,却根本没学到。

辽国已经腐朽至极,烂到根了,纵是秦皇汉武再世,恐怕也挽不回大势。耶律延禧更不是这块料。

这样的国情下,想要变法图强,性质基本等同于寿星公上吊。

见赵孝骞突然变得兴奋起来,萧奉先大感愕然,小心地道:「殿下,辽国欲变法图强,为何殿下看起来如此高兴?」

「为你们辽国高兴,真的。」赵孝骞诚恳地道,随即大手一挥,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广阔天地,大可作死,快去变吧!」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逍遥四公子宁宸宁自明 人在无限,开始速通 野欲诱吻 劝妈改嫁,我带着拼夕夕重生八零 我们一起闯荡过 区区艺考,你觉醒神话战魂? 主母重生选绝嗣,清冷侯爷一胎又一胎 同时穿越:我在国产区横行霸道 机关女人 华娱05:从超女粉头开始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