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于飞的默许之下的。
于飞的存在感与影响力让美国队的其他人都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一被笼罩的辅助角色。
安东尼不无羡慕地说:“你只有亲眼看过大飞的生活,才能知道明星与明星之间存在阶级差距这句话有多么真实。我认为我不比任何人差,但在别人眼里,大飞的吸引力是我的一百倍。”
虽然损失了一点薪水,但布朗和于飞走得太近了。
老k说梦之队没有核心,但这是错的。
于飞就是核心。
科比曾想在拉斯维加斯延续西部决赛上的斗争,但独来独往的他没有多少帮手。
于飞的地位已经越发稳固,不可撼动了。
这让科比只能一心一意地投入训练。
于飞他们去夜店玩闹的时候,科比就一个人加练,但这种苦闷的日子看起来没有尽头,对现状也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然后,远在克利夫兰的勒布朗詹姆斯向科比发出了邀请。
在克城,詹姆斯名下有一家自行车制造公司,为了给公司做宣传,他每年都在城里举行自行车马拉松,为此邀请了诸多nba球员。
今年,他按照耐克的意思,邀请了科比。
这是一个可以让科比暂时远离烦恼的地方,他直接向老k请了两天假。
老k同意了。
詹姆斯和科比的接触,象征着耐克一直奉行的“王不见王”的营销策略已经更换。
在过去,由于科比和詹姆斯都有着很高的人气,为了不让双方发生人气上的冲突,耐克不仅会在炒作上把两人对立,更会引导球迷之间相互攻击。
可是,于飞的成功后统一了球迷市场,现在的篮球迷只分成于飞的球迷和其他球迷。
眼看詹姆斯的人气被越甩越远,耐克只能改变策略,既然个体比不过,就比量,通过人气的叠加同样可以产生足够的球迷规模来和于飞对抗。
科比来的时候,詹姆斯的身边正有一堆的事。
他有广告要拍,还要和《名利场》的签约作家巴兹比辛格合着一本讲述他高中时期的自传书。
体育明星的自传向来遵循着相同的模式,有作家采访大量的相关人士,掌握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将其融进书里。
科比的到来给了比辛格格外的视角。
比辛格想知道科比眼里的詹姆斯是什么样的。
“伟大的人。”科比其实对詹姆斯了解不多,“无需多言。”
比辛格还尝试过采访詹母。但詹母虽然看在儿子的面上同意了,可采访过程中很不配合,根本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