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摇了摇头:“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大部分的将领,说白了,就是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是勇猛的‘将’,却不是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帅’。”
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戳中了朱元璋心中最隐秘的痛处。
他手下能征善战的猛将确实不少,如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但是,随着这些开国元勋的老去和凋零,新生代的将领中,却鲜有能与之比肩者。
大多都是勇则勇矣,谋略不足。
这也是他迟迟不敢对北元发动总攻,以及对征伐倭国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帅才难得啊!
朱旺看着朱元璋陷入沉思的表情,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于是继续加码。
“所以,这就是我要建立军事学院的第一个目的——系统化地培养帅才!”
“我们可以将古往今来的所有兵法战策,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等等,全都汇编成册,作为教材。再请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如徐达伯父、汤和伯父他们,亲自来学院授课,将他们的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
“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如何打仗,更要教他们识天文,懂地理,明算学,知人心。让他们不再是只知冲杀的莽夫,而是真正文武双全,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老朱,你试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将拥有成百上千个这样的人才,到那时,何愁北元不灭?何愁倭寇不平?这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
朱旺的这番话,让朱元璋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在未来的某一天,他手下的大明军队,在这些文武双全的帅才带领下,北上漠北,封狼居胥;南下重洋,开疆拓土。
那样的盛世,光是想想,就让他热血沸腾!
然而,他毕竟是朱元璋,是一个多疑成性的帝王。
短暂的激动过后,理智又重新占据了上风。
他眯起眼睛,盯着朱旺,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说的这些,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这些人……都是你教出来的。你让咱,如何能放心?”
来了!
朱旺心中暗道一声,他知道,这才是朱元璋最核心的顾虑。
他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朱旺不答反问:“老朱,你为何不放心?难道你怕我拉着这帮学生,起兵造你的反?”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哈哈哈哈!”朱旺突然放声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