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左传游记 > 第125章 军旅训练志,宣公第四年

第125章 军旅训练志,宣公第四年(2 / 2)

和平年代的训练,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它以日复一日的严苛,让军人在看似枯燥的重复中筑牢“时刻准备着”的警觉,在模拟实战的环境中练就“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底气。那些晒黑的皮肤、磨破的手套、磨出的茧子,都是将“保家卫国”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见证,让军人在真正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刻,既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更有从容应对的实力。

与此同时,古往今来、古今中外, 历朝历代,除去对行军用兵和保养调整,以及兵法策略和战争武器的使用外,对于军人整体素质和各项技能的训练与强化,以保证其绝对的战斗力,在世界战争史上,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

至于历史上的名人大家,以及兵法策略智慧史上“名垂青史”的大将将领与大师们,也无疑是在用他们的着作典籍、名言警句以及生动事例,向我们阐述说明这一切。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写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强调了战争对国家的重要性,更暗含对军人素质的极致要求——唯有经过严苛训练的军队,才能在“死生之地”护国安邦。他在吴宫教战,以宫女为卒,用严明的号令与反复的演练,让弱质女子蜕变为令行禁止的“军队”,正是用实例印证:训练是战斗力的基石,哪怕是看似柔弱之辈,经系统磨砺亦可成锐旅。

罗马帝国能纵横欧亚,离不开其军团日复一日的重装行军与阵型演练。士兵们负重数十斤徒步百里,在烈日下反复操练龟甲阵、楔形阵,每一次步伐的统一、每一次盾牌的衔接,都将个体力量凝聚成无坚不摧的集体战力。这种将训练融入日常的坚持,让罗马军团在冷兵器时代创下了“无敌军团”的神话。

民族英雄岳飞练兵,讲究“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更注重“精忠报国”的信念与实战技能的结合。他带领岳家军在黄土地上反复演练骑兵冲锋、步兵协同,甚至独创“连结枪”阵法,让士兵在训练中既练技艺,更铸忠魂。正因如此,这支队伍才能在抗金战场上所向披靡,留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千古赞誉。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