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有点不敢相信,在那个时代,在学宫书塾中,老师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有的时候竟然能讨论一天,甚至是好几天。”
想到这儿没多久,王嘉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什么内容。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诸如稷下学宫等着名的学府里。先秦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有的也会为一个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吸收并运用别人的观念,并且就此展开了较长时间的讨论。”
“而那跨越大洋彼岸的古希腊以及其他国家的学院与学派。那里的老师和学生,在闲暇之余,也会因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表相与本质、哲理与思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很长时间的辩论吧。”
“这一点,倒是和后世的茶室与聊天室、以及大学答辩等场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光我在这盲目联想推测可不行,我还得去问一问我的老师左丘明先生。”
“他作为当时之人,也肯定经历过那个场景。”
“如果询问他这些内容的话,或许先生更加具有权威性。”
于是乎,王嘉,在整理完他这些日子里的问题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他的老师左丘明所在的地方,寻求答疑解惑。
不多时,只见这丘明先生依旧在烛光之下,在黑夜之中,通过寻找不同的典籍,去编撰他的史书。
当他看见他的学生王嘉正带着几册子竹简朝他走来,心里顿时便想到他肯定又有问题想要寻求解答了,一时间笑得合不拢嘴。
直到王嘉朝他恭敬的拱手行礼后,他便笑眯眯的问道。
“呵呵呵…”
“嘉儿,今日你不是先前已经询问过问题了吗,为师也给你解答了啊。”
“怎么今日,天色是这么晚了,你还要再次过来,是又有什么问题了吗?”
一听老师丘明先生如此问来,王嘉顿时再度起身恭敬行礼,然后便说出了他心中的疑。
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见了,不由得捋了捋嘴角上的胡须,然后便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哈,嘉儿,原来是这样啊。”
“嘉儿你一向勤奋好学,为师是看在眼里的。”
“托你的福,你的那几个师哥师姐,现在一有问题也都来找为师寻求解答了,哈哈哈哈哈…”
“好吧,既然你想听为师我当时求学的时候,是如何向老师寻求答疑解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