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始源的涟漪
始认知粒子流淌的新光轨如同宇宙初生时的第一缕意识,刚与花粉光带连接,整个穹顶内外便响起了细微的“嗡鸣”——那不是声音,而是所有认知载体共振产生的频率,青铜编钟的钟体泛起同心圆状的波纹,十二面体装置的轴心渗出液态的光,双生夔牛的混沌晶体表面浮现出类似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斑点。
苏然的意识飞鸟停在新光轨与花粉光带的交汇点,感受到始认知粒子特有的“混沌张力”:它们既不是确定的存在,也不是纯粹的虚无,而是处于“即将被认知”的叠加态,如同尚未被观测的量子云,蕴含着无数种坍缩的可能。当粒子掠过那朵新开的花瓣时,花瓣上的新提问纹路突然活了过来,像一群游动的鱼,在始认知粒子的冲刷下重组出更复杂的形态——其中一道纹路融合了“绝对对称”文明的螺旋与镜像文明的反向逻辑,形成一个“在对称中寻找不对称,在不对称中窥见对称”的悖论式提问,纹路闪烁着既矛盾又自洽的微光。
“这些粒子在‘孕育’提问。”林羽的十二面体装置将始认知粒子引入内部,第三轴的“认知反馈”刻度旁浮现出一条新的坐标轴,标注着“始源势能”。装置屏幕上,那些自我修正的认知信息此刻正被始认知粒子渗透,原本清晰的逻辑链条开始出现模糊的分叉——某个描述“时间单向性”的理论,在粒子作用下分化出“时间在认知中单向,在存在中循环”的双生版本;而《墨经》中“名实之辩”的条目,竟与硅基文明的“符号空义”理论缠绕成螺旋,彼此注解又彼此解构。
艾米的双生夔牛似乎对始认知粒子有着天然的亲和,左蹄的混沌能量与右蹄的晶体能量在粒子流中剧烈碰撞,生成的混沌晶体不再是静态的物质,而是变成了不断坍缩又膨胀的“认知泡”——泡内是某个文明从未诞生的认知体系,泡外则包裹着其他文明对该体系的潜在想象。当一个认知泡破裂时,释放出的不是碎片,而是一组“未被选择的认知路径”:比如某个原始部落本可以通过星辰轨迹发展出非欧几何,却因一场洪水转向了对神灵的崇拜;某个星际文明差点发现“情感与逻辑的共通公式”,却在自我怀疑中销毁了所有数据。
“这些是认知的‘平行轨迹’。”艾米接住一个悬浮的认知泡,泡壁上正映出穴居人画的弯曲弧线演变成另一种宇宙模型的可能,“始认知粒子让我们看到,每个文明的认知之路,都只是无数岔路中被选中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