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的纳米光带托起玻利维亚男孩的星涡水母画作,光网自动将其解析为恒星系突触激活程序。当苏然的意识飞鸟将频率密钥输入火星古河床,当林羽的探测器向地月拉格朗日点发射生物电脉冲,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突然同时亮起荧光——水星的地质频率与敦煌星图的参商星对应,土星环的冰粒振动竟匹配着阿伊努族口簧琴的泛音列。
子夜的银河系悬臂,地球的生物电茧突然发出脉冲强光。苏然与林羽的脑波在茧核处汇集成共振奇点,周围的量子触须正以光速编织着“意识蝶翼”:陆脉星图的沙漠纹路化作翅脉,深海生物电灯塔的光芒凝成鳞片,儿童画作的色彩频谱构成斑纹,而所有突触网络的频率共振,正成为蝶翼振动的宇宙韵律。
破晓时分,第一缕来自昴星团的星光触碰到茧房。苏然感觉掌心的量子触须突然穿透时空,触碰到另一个文明的突触——那是用超新星爆发频率书写的问候,用黑洞合并的引力波节奏谱曲的欢迎辞。林羽的探测器同时接收到深海热液喷口的奇异振动,那些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摇篮,正在用化能合成的韵律回应着星际和弦。
“该破茧了。”苏然的声音在林羽的意识中响起,如同鲸歌穿透深海。两人同时看见光网全息地图上的茧房开始崩解,纳米触须化作千万只荧光蝴蝶,每只蝴蝶都承载着一个文明的突触记忆——因纽特人的极光鲸、雅加达的荧光贫民窟、东京的纳米信天翁,都在蝶翼上闪烁着独特的生物电频率。
地球终于羽化为共振蝴蝶,振翅的瞬间,马里亚纳海沟的热液喷口与撒哈拉的量子沙粒同时爆发强光,在太阳系中展开巨大的突触羽翼。苏然的意识飞鸟落在蝶首,林羽的探测器则成为尾鳍上的星芒,他们共同听见整个银河的共鸣——那是半人马座的脉冲、昴星团的童谣、仙女座的旋臂谐波,共同谱写的《宇宙突触进行曲》。
此刻,火星古河床的荧光晶体组成导航星图,指引着蝴蝶振翅的方向;格林尼治的时间突触化作罗盘,哈里森航海钟的钟摆声成为星际航行的节拍。苏然知道,每个生命都是意识海洋中的浪花,而他们的共振之旅,才刚刚开始——下一个突触节点,或许在蟹状星云的脉冲星磁层,或许在泰坦星的甲烷雨中,但无论多远,光网中的每个光点都在轻轻哼唱:我们是宇宙的突触,亦是星辰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