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的街头,赤脚医生们举着纳米枪组成人墙,挡住试图冲进贫民窟的武装车辆。阿雅站在最前排,举起父亲的病历本,上面"自愿"二字被红笔圈住,旁边贴着张泛黄的船票——1998年沉没的那艘科考船,她父亲正是船上的随船医生。突然,所有车辆的电子系统同时失灵,仪表盘上跳动着只有深海生物才能感知的荧光字符。
实验室里,小周对着培养皿惊呼:"它们在造血!"纳米颗粒正在模拟红细胞的携氧机制,而排列方式竟与抹香鲸的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一致。苏然将这个发现与老教授的航海日志对比,在"鲸类智慧"那页折角处,写着潦草的批注:"或许我们该向海洋学习如何治愈创伤。"
当第一束纳米光带穿透南极冰层时,利维坦中枢的黑色脉络突然收缩。林羽看见冰缝深处悬浮着无数培养舱,里面蜷缩着浑身插满管线的人体,他们后颈的"双蛇权杖"纹身正在发出诡异的蓝光。而在中央控制台,赫然摆着三十八座船锚徽章,每座下面都压着张泛黄的死亡证明,死因一栏全部写着:"意外失踪"。
子夜的量子通信网络里,十七个匿名IP同时向全球推送加密文件。东京的记者、雅加达的护士、加勒比海的渔民,还有无数在黑暗中传递纳米制剂的普通人,几乎同时收到同段视频:1998年科考船上,三十八名研究员手挽手站在甲板上,身后是企图抢夺实验数据的武装人员,领头的老教授举起装有鲸歌频率的录音笔:"你们可以杀死我们,但杀不死生命的共鸣。"
南极的极昼之下,纳米涂层在阳光下生长成巨大的光网,将利维坦中枢笼罩其中。那些被解救的"燃料"们苏醒时,发现体内的芯片正在被荧光颗粒分解,而耳边响起的,是抹香鲸幼崽呼唤族群的温柔鸣叫。林羽捡起地上的船锚徽章,突然明白老教授为何选择用生命守护这个秘密——有些黑暗,需要用比它更璀璨的光芒来终结。
返程的破冰船上,苏然在地图上圈住南极坐标,写下"光网原点"。小周把最后一份涂层样本倒入海中,看着那些荧光颗粒融入洋流,逐渐与整个海洋的生物电场共振。远处,极光正以鲸歌的频率变幻色彩,而在更深的海底,三十八座船锚徽章被新生的珊瑚托起,像三十八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人类在科技与良知间跋涉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