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珙点头:
“诗会结束不久,便已传开。确实……惊才绝艳。”
语气复杂。
“嗯。”
林若甫走到书案后,目光落在桌上一张誊抄着《登高》的宣纸上,反复吟哦着那几句气象万千的诗句,眼中是纯粹的欣赏与赞叹,
“好诗!字字珠玑,意境雄浑!此子文采,已臻化境!假以时日,必成庄墨韩一般的文坛泰斗!更兼其医术通神……婉儿能嫁予他,后半生平安喜乐,衣食无忧,为父……倒也放心了。”
范府。
与宰相府的低沉不同,范府此刻洋溢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欢快气氛。
《登高》一诗,如同插上了翅膀,早已从靖王府飞入了范府。
范若若拿着李弘成遣人送来的诗会记录副本,看着上面哥哥那力透纸背的瘦金体与那首冠绝当场的《登高》,小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欣喜,仿佛作出这惊世之作的是她自己一般。
“我就知道哥哥最厉害了!”
她捧着那页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柳如玉更是喜上眉梢,大手一挥,给府中所有下人都发了赏钱,连带着厨房里负责采买的老张头都多得了半吊钱。
整个范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范建耳中。
他正在书房处理公文,听到下人绘声绘色地禀报诗会盛况,特别是郭保坤、贺宗纬二人如何灰头土脸时,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头也不抬地说了句:
“大惊小怪。”
便继续伏案疾书。
然而,当贴身伺候的老管家稍后进去奉茶时,却瞧见自家老爷正背对着门口,手里捏着另一份誊抄的《登高》,似乎看得入了神。
借着窗棂透过的光,老管家清晰地看到,老爷拿着纸张的手……竟在微微发抖!
“老爷,茶……”
老管家轻声提醒。
范建仿佛被惊醒,迅速将纸张放在案上,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含糊道:
“放着吧。”
声音似乎比平时低沉了些许。
老管家放下茶盘,躬身退出,嘴角却忍不住弯起。
老爷这表面淡定,内心只怕早已乐开了花!
更别提,据说公子亲笔写的那份原稿,已经被世子殿下直接送入宫中,呈给陛下了!
这份荣耀,整个范府都与有荣焉!
《登高》之名,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京都的文人士子圈层掀起了滔天巨浪。这惊人的传播速度,除了诗作本身震撼人心的力量,还得“归功”于郭保坤和贺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