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烟柳画桥。
李承乾站在新落成的造船厂高台上,看着龙骨初成的巨大海船。这艘被命名为"探海"号的新式战舰,比去年的"镇海"号还要大上一圈,可载士卒千余人。
"殿下,按此进度,五月前可完工十艘。"将作大匠阎立德捧着图纸禀报,"新式水密舱设计,即使一两舱进水,船也不会沉没。"
李承乾满意地点头。这种超越时代的设计,正是他根据后世知识提出的。虽然工匠们起初将信将疑,但经过模型试验后,无不叹服。
"流求那边可有新消息?"
"岭南道来报,已按殿下吩咐在澎湖设巡检司,建烽火台。"阎立德犹豫片刻,"只是...岛上土人时有反抗,移民开垦进展缓慢。"
李承乾眉头微皱。流求——这个后世称为台湾的宝岛,自去年倭国割让后,朝廷便开始经营。但毕竟隔着一道海峡,管理不易。
"备船,孤要亲自去看看。"
五日后,一支由三十艘战船组成的舰队离开扬州,沿海南下。李承乾站在"探海"号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心潮澎湃。这次南巡,名义上是视察流求,实则是对东南海疆的一次全面考察。
航行出奇地顺利。初夏的南海风平浪静,水天一色。偶尔有海豚跃出水面,引得将士们欢呼雀跃。
"殿下,前面就是澎湖了。"刘仁轨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岛屿,"按您吩咐,已在此设立中转粮仓。"
澎湖群岛如明珠般散落在碧蓝的海面上。最大的主岛上,新建的烽火台高耸入云,唐军旗帜迎风招展。
"传令靠岸休整。"李承乾下令,"另外,派快船先行通知流求都督府。"
在澎湖停留一日后,舰队继续东行。远处,一道青翠的山脊线渐渐浮现在海平面上——那就是流求主岛!
"报——前方发现船队!"
了望哨的高喊让所有人紧张起来。刘仁轨立即下令备战,但很快发现那只是十几艘简陋的独木舟,舟上人衣着怪异,正惊慌失措地划向岸边。
"是岛上的土人。"刘仁轨松了口气,"看样子是出来打鱼的。"
李承乾若有所思:"传令不要追击,先到都督府再说。"
流求都督府设在岛屿西岸的一处海湾旁,这里地势平坦,已建起简易的码头和营寨。都督陈棱是岭南宿将,闻讯率众出迎。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陈棱单膝跪地,甲胄铿锵。
"陈将军请起。"李承乾虚扶一把,"岛上情况如何?"
陈棱面露难色:"回殿下,移民与土人冲突不断。上月还有土人夜袭营寨,伤了我十几名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