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三年春,长安城柳絮纷飞。
李承乾站在太极殿前,看着一队队精锐禁军列队而过。明日李世民将御驾亲征高句丽,这是贞观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几乎调动了大半个帝国的力量。
"殿下,这是刚送到的军报。"兵部侍郎杜楚客快步走来,递上一封火漆密信,"营州都督张俭已攻占辽东城,歼敌八千!"
李承乾展开军报,眉头舒展。辽东城是高句丽西线重镇,此战告捷,为大军东进扫清了障碍。
"粮草辎重可跟上了?"
"按殿下吩咐,已从登州水师转运十万石军粮至卑沙城。"杜楚客犹豫片刻,"只是...朝中仍有大臣反对亲征,认为劳师远征恐重蹈隋炀帝覆辙。"
李承乾冷笑一声。这些文臣哪懂得父亲的心思?高句丽不除,东北永无宁日。更何况...
"杜大人可知道,渊盖苏文上月杀了多少亲唐派大臣?"
杜楚客摇头。
"一百三十七人,包括老人和妇孺。"李承乾声音冰冷,"此等残暴之徒,若不诛灭,何以彰显天朝威严?"
正说着,一名内侍匆匆赶来:"殿下,陛下召见!"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在批阅最后的出征准备。见太子进来,皇帝放下朱笔:"承乾,朕走之后,朝政就交给你了。"
李承乾躬身行礼:"父皇放心,儿臣必当尽心竭力。"
"朕已命房玄龄、长孙无忌辅佐你。"李世民目光深邃,"另外,李建成关在天牢最底层,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
李承乾心头一凛。父亲这是担心有人借机生事啊。
"儿臣明白。"
"还有一事。"李世民从案头取出一份密报,"渊盖苏文派使者联络薛延陀,意图南北夹击。朕已命李积加强北疆防御,但你也要提高警惕。"
李承乾郑重点头。薛延陀是东突厥灭亡后崛起的草原新势力,若与高句丽联手,确实麻烦。
"父皇,儿臣建议派使者联络回纥,许以厚利,牵制薛延陀。"
李世民眼前一亮:"此议甚善!就交给你去办。"
离开两仪殿,李承乾径直去了天牢。在最底层的水牢中,李建成被铁链锁在石壁上,浑身湿透,却依然挺直腰背。
"大伯别来无恙?"李承乾站在牢门外,声音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