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 第56章 长街灯影

第56章 长街灯影(1 / 2)

贞观十年的上元节,长安朱雀大街被万盏宫灯映成琉璃长卷。李承乾骑马行至街心时,忽有一盏走马灯在头顶炸开漫天星屑——灯影里闪过西域舞姬的胡旋、江南漕船的帆影,还有他去年监造的水车模型,引来百姓阵阵惊呼。身旁的阿罗憾勒住马缰,指着灯柱上的题字笑:"殿下快看,这'水力舂米图'倒像是从都护学堂的课本上搬下来的。"

马队行至西市入口,突然有个穿胡服的少年追着车驾喊:"太子殿下!"李承乾低头,见是去年在弘文馆求学的康国商子,少年捧着个锦盒仰脸道:"这是我父族从大食运来的'琉璃镜',按您说的弧度打磨,能聚光引火!"

打开锦盒,一枚凸面铜镜在灯火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晕。李承乾想起现代物理学的凸透镜原理,指尖划过镜面边缘的缠枝纹——这是将作监工匠特意錾刻的唐草纹样。"做得好,"他将铜镜递给阿罗憾,"回去告诉你父亲,市舶司下月要开'诸商技会',让他带着匠人来切磋。"

话音未落,街口突然爆发出喝彩声。李承乾策马望去,只见数十名杂耍艺人正表演"竿上走索",领头的壮汉肩上竟扛着个缩小版的"曲辕犁"模型。他想起去年推行新农具时,民间艺人将犁铧形制编成杂耍,如今看来,这农具竟成了市井娱乐的素材。

"殿下,您瞧那!"阿罗憾指着不远处的酒肆,二楼窗沿挂着一排竹制水碓模型,每个模型下都系着纸条,上书"猜谜赢新茶"。李承乾翻身下马,拾级而上时,听见酒客们正围着一张舆图争论:"这标注的'安西烽燧线',怕是太子殿下监修的吧?"

角落里有个老儒捻须笑道:"何止烽燧!老夫听说,殿下在弘文馆设了'算学阁',连西域的'天竺九章'都译来做教材了。"李承乾闻言会心一笑,他确实让人翻译了《婆罗摩笈多算经》,不想这消息竟传到了酒肆茶坊。

正听着,忽有个梳双鬟的女童捧着托盘跑来:"客官们请尝'太子羹'!"碗中是粟米与红豆熬的甜羹,上面撒着细碎的核桃——这是他去年在尚书省议事时,随口提过的"江南平民食方",不想竟成了西市的招牌吃食。

离开酒肆时,阿罗憾捧着一叠百姓递来的"建言帖":"殿下,都是些农桑、商路的建议,有个匠人还画了改良版的龙骨水车。"李承乾接过细看,图纸上的水车轴轮果然多了道斜槽,旁边注着"仿西域风车原理"。他想起现代水利史,这分明是将欧洲风车与中国龙骨水车的结合,不想民间匠人竟能无师自通。

行至皇城根下,忽见一队金吾卫押着辆毡车经过。李承乾掀开轿帘一角,见车内坐着个穿吐蕃服饰的老者,腰间佩着的银刀鞘上刻着 familiar 的双鱼纹——那是贞观十六年他赠予冯智戴的部族徽记。"停车,"他对金吾卫统领说,"这位是高州冯氏的使者?"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