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敬才,不强求。
这等风范,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嫉贤妒能的所谓名士,高出了不知多少!
一行人离开广州,乘船前往东莞。
船上,朱启明迎着江风,开始盘算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
岭南三忠,如今都在广东。
陈子壮,天启二年的探花,明末顶级玩家!如今应该正在家给老爹丁忧守制。
这人名望太高,关系网太复杂,最关键的是……
他在京城当官的时候,肯定见过我那个便宜前身——天启皇帝!
万一见了面,被他那双老狐狸的眼睛瞧出点什么端倪,乐子可就大了。
不行不行,这条线暂时不能碰。
陈邦彦,顺德人。
现在应该还是个穷秀才,连举人都没考上,家里穷得叮当响。
这种人,最是理想主义,也最容易被真金白银和“为国为民”的大饼打动,招揽难度最低,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至于张家玉……
朱启明一想到这个名字,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东莞神童,年仅十四。
历史上的他,忠烈无双,以书生之身,行报国之事,何其壮哉!
现在嘛,应该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不说话就难受的超级话痨吧?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就先去会会这个未来的小英雄!
东莞县城,比不得广州的繁华,却也自有一番市井热闹。
朱启明一行稍作打听,关于“神童张家玉”的各种奇闻轶事,简直像说书故事一样,听了一箩筐。
什么三岁识千字,五岁能作诗,七岁辩倒老学究,十岁已经把县学里的先生问得哑口无言……
听得王大力一愣一愣的,直嚷嚷:“这小子是文曲星下凡吧?”
王翠娥对着远处一处茶楼踮脚张望:
“哥!那边茶楼围得水泄不通,准是那小子!”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唾沫星子在阳光下乱飞。
一个白袍少年站在长凳上,胳膊抡得跟风车似的。
“...水能掀船!懂不懂?!”
他对面胡子花白的老夫子,气得直哆嗦。
手指头戳到少年鼻尖:
“逆...逆子!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