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吃饭。
总不能因为可能被通缉,就不吃饭了吧?
杜玉书找了张桌子拉殷红汐坐下,越斐然去跟摊主聊天,要了三碗羊肉炝锅烩面,六个夹肉的千丝烧饼,一大盘子蒸菜,还没上桌就已经把杜玉书香死了。
等越斐然走回来,杜玉书又跑过去看看锅,回来一脸幸福地坐下了,“这才叫面嘛!!上次咱们吃的那叫什么呀。”
上次,说的应该就是刚离开鬼市的时候她跟越斐然一起吃的那一顿面条。说实在的当时那个摊主不煮面的时候就在打瞌睡,一看就不是能把面条做好吃的人。这次的摊主可不一样,大冷天的还在热情似火地揉面煮面,显然不是混日子的,手艺绝对不会差。
越斐然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找那摊主,“拔丝馍能做吗?”
摊主愣了一下,紧接着露出他乡遇故知的兴奋,“能!能做!你等着,马上来!”
先上的是三大碗羊肉炝锅烩面,接着是一大盘夹肉千丝烧饼和一大盘蒸菜。风波城难怪食肆不兴盛,出来吃饭的人远远没有金明那么多,已经临近饭点了,摊位上也不见多少人,摊主放下盘子就擦擦手去切馒头了。
杜玉书大口大口吃面条。这烩面的面条其实更像面片,柔软挂汁,一碗浓汤上覆盖了金灿灿的炝锅油脂,羊肉切得薄薄的,炝得金黄卷边弹牙又半点没糊,千丝烧饼是酥酥脆脆的麦面香味,夹的卤肉肥而不腻入口化渣,蒸菜沾上料汁恰好解腻,杜玉书吃疯了,“这世上不能没有黍都人!!”
摊主正切着馒头呢,闻言一抬头,笑道:“冲你这句话,今天这盘蒸菜我送你。”
这位摊主跟金明城做胡辣汤的摊主不一样,尽管手艺地道,说话却没有半点黍都口音,更像是风波城本地人,但要说她是学的艺吧,这归属感又很像黍都人。杜玉书左手抓烧饼右手挑面条,“拨冗”相问:“老板,你哪儿人啊?”
越斐然回来坐下了,替她答道:“黍都的,刚才聊天问过了。”
摊主又笑,“在风波城长大的。”
“难怪呢!一点听不出来。”
她们在这儿热火朝天吃着聊着,殷红汐依然兴致缺缺,好半天了也没把面吃去多少,杜玉书恨不得替她吃了,但看她心情不好又不敢惹她。没多一会儿,越斐然额外要的拔丝馍做好了,摊主过来把吃空了的蒸菜盘子撤走,正中放上一盘金灿灿的拔丝馍和一碗凉水,抽了一双筷子演示给她们看,“筷子夹起来一块这么一卷,把扯起来的糖丝儿都裹上,这就叫拔丝了,然后放凉水里涮一下,糖就脆了,吃的时候小心烫啊。”
她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夹起来做示范的那块拔丝馍连筷子一起交给杜玉书,杜玉书分了三口咬下去,确实烫,再烫也架不住它好吃!外边的糖壳是脆的香甜的还粘着炒香的芝麻,里面炸热的馒头又变得很糯,杜玉书立刻叫住摊主:“能再做一盘吗!”
“糖不够了妹子!你想吃的话明天再来吧,我多给你做点儿。”
杜玉书穷追不舍,“我去给你跑腿买糖!……”
她在那聊着,越斐然抽了双干净筷子夹一块拔丝馍,凉水中涮过以后递给殷红汐,“快吃吧,天气冷,糖硬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