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躺平王 > 第227章 国子监增设格物科

第227章 国子监增设格物科(1 / 2)

安西的格物学堂刚教出两批工匠,长安的街头就传开了新鲜事。

有从安西回来的商队说,那边修桥不用老木匠拉线,拿个叫"矩尺"的玩意儿量量,桥墩就能码得横平竖直;

烧瓷的工匠照着几何图捏坯,烧出来的碗口没一个歪的。

这话传到国子监,老博士们炸了锅。国子监司业王方庆捧着《尚书》拍案:"简直胡闹!丈量算学是小吏做的事,国子生该学经义!"

可吏部侍郎狄仁杰却捧着本《几何原本注》看得入迷——是李恪让人运到长安的,纸价印得比俗本还低,街头书肆摆得堆成山。

"王公您看这个。"他指着书上的"勾股图","修漕渠时按这法子算坡度,能省多少民夫?"

两人吵到朝堂上,正好武后临朝听政。

王方庆跪地奏道:"太后!李恪在安西教'格物',让学子抛经义、学匠活,此风不可长!"

狄仁杰跟着出列:"太后,格物能利民生。去年关中修渠,用安西送来的算学册子,工期短了三成。若国子生能学些实用本事,未必是坏事。"

武后捏着那本《格物初阶》没说话。书页上印着连弩的图纸,旁边注着"三角箭槽省力法"——她认得这连弩,边防军报上说,安西新造的连弩能射穿三层甲。

"这书是谁印的?"她突然问。

内侍忙答:"是恪记书坊,说是'广传学问,不取利',长安的士子几乎人手一本。"

武后嘴角勾了勾——李恪这是明着把"格物"往台面上推。

她若不准,倒显得自己闭目塞听;

若准了,又怕这学问成了李恪的助力。

沉吟半晌才道:"可设个'算学格物馆',附在国子监下,只收二十生徒,由工部侍郎兼管。"

旨意传到安西,李恪正看杜明月新画的水车图。

图上标着齿轮的大小比例,按几何算出来的,说是能比旧水车多提两成水。

"二十个?还归工部管?"程咬金凑过来看邸报,"这不是明着卡咱吗?"

"能开就好。"李恪把图纸往桌上一放,眼里闪着光,"二十个生徒,只要有一个真学会了,就能传开。工部侍郎是裴行俭的门生,裴老将军跟咱没仇——他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杜明月却有点担心:"武后会不会派人混进去?毕竟火药配方、连弩图纸,咱都写了些基础原理在书里。"

"肯定会。"李恪拿起本《格物初阶》,翻到讲硝石提纯的地方——关键步骤故意写得含糊,"但真东西在安西,书里的不过是皮毛。她要学,就让她学。"

国子监的算学格物馆开馆那天,热闹得像庙会。

二十个生徒里,有吏部尚书的小儿子,有太史局的年轻吏员,还有个看着木讷的少年,说是江南来的举子,叫苏明远。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