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女遴选乃国之大事,任何人不得扰乱秀女礼仪教导。若有违抗,宫规处置!”
此言一出,杨婉因脸色难看异常。
什么国之大事,长姐明摆着就是要给她脸色瞧!
蓝禾顿时有了底气,恭恭敬敬行礼,“谨遵娘娘口谕!”
她转而看向杨婉因,“杨姑娘,如您所见,秀女去留,非我等能够置喙。姑娘若要决定杨秀女离宫之事,请先请了几位主子们的旨意来。现下礼仪嬷嬷们要继续教导秀女们了,请杨姑娘移步。”
她缓缓伸手,做出“请”的手势。
杨婉因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机会,自然不愿就此罢休。
只是看了看扶桑身后跟着的那些个带刀侍卫们,知道此时不是良机,瞪了杨蓁蓁一眼在侍女们的搀扶下匆匆离去。
来时趾高气扬,去时狼狈不堪。
扶桑则领了众侍卫在门口,委托侍卫长兆桓,“秀女教导礼仪期间,有劳兆大人和诸位兄弟护卫储秀宫毓秀宫秀女安全。”
兆桓虽是郎将,却知宫人贵人颇多,知道扶桑乃倚华宫淑妃娘娘的贴身掌殿女官,更是代表淑妃娘娘而来,不敢失了敬意,于是拱手,“请娘娘放心,臣等必定日夜执手,不敢懈怠。”
扶桑颔首,行礼,缓步离去。
自宣口谕到离去,不仅没有代淑妃插手尚仪局和宫正司行事,更未打量或是探究任何一位秀女。
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在众秀女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待得休息时,三三两两回了住处后迅速汇集到一起。
“那位杨姑娘到底什么来历啊?瞧着是娘娘的打扮,可为何尚仪大人言语称呼为姑娘?”
“是啊,哪家姑娘能住到紫宸殿里去?”
这么问的大多是京外来的秀女,京中秀女从前虽未见过杨婉因,经过今日之事,倒彻底明白了此人身份。
“还能是谁,太常寺丞杨大人家幼女,杨婉因呗。这可是咱们京中的大才女呢。”
说话的是京中的一位秀女,能出现在这个场合的,和杨婉因年岁大都相同,平日里杨婉因跟随孙氏高调出入各种宴席,她们焉能不认识?
旁边秀女闻言,连忙手肘捅了她一下。
惊恐道:“你疯了?说她做什么。”
那秀女不悦极了,“之前忌讳着她姐姐是淑妃,如今可不用了。她做出那样的事情,淑妃娘娘只怕都不能容得下她,她倒还整日拿着这身份在外面招摇呢!”
杨婉因平日里瞧着一脸仁善,其实背地里很瞧不起她们这些家世低一些又没学会什么诗词的女子,说话时引经据典欺负她们听不懂。
偏偏那些个诗社的公子们喜欢她这样,时常与她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