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有声音?”槐生看着扫描数据里的零声波值,困惑地摇晃回声螺,“这里连空气振动都没有。”话音刚落,巡声舟突然剧烈颠簸,窗外的景象开始扭曲——原本灰暗的地表,渐渐浮现出流动的色彩。
林厌迅速启动防护盾:“是视觉声纹!这里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只能转化为光的振动。”他指着地表出现的红色光带,“那是低频声波的视觉形态,类似地球的雷鸣。”
当飞船降落在一片紫色平原时,他们发现地面上生长着水晶状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叶片会随着某种无形的节奏闪烁,形成明暗交替的图案。林厌的槐花玉佩贴近叶片,玉佩上立刻浮现出对应的声波图谱——那是植物根系吸收地下水的声音,被转化成了紫色的光纹。
“它们在用光说话。”槐生兴奋地触摸叶片,指尖接触的地方立刻泛起涟漪状的绿光,“就像哑语,用视觉代替听觉。”他突然想起守原人的话,“未被命名的声音,原来可以有这么多形态。”
深入星球腹地后,他们发现了更震撼的景象:一座由彩色水晶组成的城市废墟。废墟的墙壁上布满了凹槽,当阳光照射时,凹槽会折射出复杂的光影,形成类似乐谱的图案。林厌将玉佩贴在墙壁上,《万声图》立刻投射出立体影像——
一群皮肤透明的外星人正在用光影交流,他们的身体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光,组合成绚丽的“色彩语言”。后来星球大气发生变化,声音无法传播,他们便创造了这座光影城市,将所有知识都编码成视觉声纹。
“他们没有消失。”林厌指着废墟中心的水晶塔,塔尖正在发出微弱的蓝光,“那是他们最后的意识体,在用光脉传输信息。”他让槐生将回声螺对准水晶塔,螺壳瞬间被七彩光流填满,化作透明的棱镜。
当回声螺吸收完所有光脉信息,水晶塔突然开始坍塌,化作漫天的光粒子。这些粒子在空中组成巨大的光影文字:“我们的声音从未消失,只是换了种方式存在。”随后便融入地表,让原本灰暗的平原长出了会发光的花草。
林厌看着《万声图》上新增的彩色支流,突然理解了守原人的深意。声音的本质不是振动,而是存在的证明。无论是机械的乡愁,还是外星人的光影,只要有人愿意解读,它们就永远不会真正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