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五百年前他用三块下品灵石换的粗陋物件,坠崖时遗落,却在仙宫藏宝阁最底层的破木箱里重见天日。
原来有些"碎片",本就是劫数要留下的"米"。
"那悲天大师修佛几世?"他忽然换了问题,"您说劫数筛选,可筛选的标准,是天道定的?
还是佛国定的?"
悲天佛的佛珠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他低头凝视那串珠子,喉间发出极轻的叹息:"老衲也记不清了。
只记得第一世是山中樵夫,见着个化缘的老和尚,替他背了半袋米;第二世是书院书生,在破庙抄了半卷《金刚经》;第三世...第三世在佛前跪了三百年,才听得见梵音。"他抬头时,眼底有星子在转,"至于筛选的标准...或许不是谁定的,是'活下来的'自己定的。
就像老衲能成佛,是因为每一世的'我',都没把那点'善'筛掉。"
元彬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的"存在"——水德星君的元神夺舍了元彬的躯体,现在的他,到底是星君,还是元彬?
又或者,是被两世记忆筛出来的"新米"?
"元施主在想什么?"悲天佛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在想...所谓'彼岸',是不是也是劫数筛出来的幻觉。"元彬望着远处被雾遮住的山尖,"我们拼了命修到彼岸,可若劫数一来,这彼岸会不会也像冰面似的,说碎就碎?"
悲天佛愣住了。
他的袈裟无风自动,佛珠上的裂纹突然蔓延开来,竟有细碎的金光从裂缝里漏出来:"老衲修佛千年,从未想过'彼岸'是幻。
在老衲看来,能渡人离苦,便是真。"
元彬笑了。
他想起时雅熙昨晚说的话:"有些东西,就算被岁月和劫数埋得再深,总能找回来的。"或许对时雅熙来说,"找回来"就是真;对悲天佛来说,"渡人"就是真;对他来说...或许"找答案"就是真。
"元施主。"悲天佛突然起身,青玉在浪尖发出清鸣,"老衲今日来,是想邀你同寻须弥山。
空劫将至,佛国残经里说,须弥山藏着'劫后种',能保一方生灵度过劫数。"他的目光灼灼,"以你半彼岸的修为,加上老衲的佛力,定能寻到!"
元彬后退半步,袖中指尖轻轻抵着储物戒。
那里头还收着时雅熙的玉镯,带着她腕间的温度:"悲天大师,我不参与自在佛相关的事。"他说得很慢,"当年水德星君陨落,便与自在佛一脉有关。"
悲天佛的袈裟骤然静了。
他望着元彬,忽然低笑一声:"老衲倒忘了,星君当年与自在佛的因果。"他合十躬身,"那便请元施主许老衲一个'前置'——待老衲查清空劫与自在佛是否有关,再来相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