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城池收复,再没人怀疑温辞的忠君爱国与领兵打仗的能力。
百姓家里偷偷供奉他戴着鬼神面具的雕像,祈祷温将军能在三个月内多收复失地。
他们即便大字不识,也听闻过匈奴入侵的烧杀抢掠,是真心希望大梁和平昌盛。
而且大梁收复失地,匈奴威胁减小,或许能减少征兵。
家家户户就能少死人。
似乎百姓的祈祷起了效果,幽城收复,老皇帝设宴欢庆,宴席上一杯酒一颗仙丹下去,当场击鼓鸣丧。
随着丧礼结束,太子齐璟琰登基。
齐璟琰一登基,便令众大臣大感不适应,国丧期间翻阅了近期所有奏折,登基仪式一切从简,废除老皇帝下的十几条政令。
大臣们喊着于理不合,不忠不孝。
齐璟琰置若罔闻,端坐龙椅上,玩味欣赏死谏的大臣撞柱而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小照顾他长大的小太监小祥子,成了如今的掌事大太监。
小祥子端上奏折,便要研墨服侍。
看着殿内朱红色柱子,齐璟琰却突然出声道:“小祥子,你觉得朕做错了吗?”
小祥子笑着道:“陛下英明神武,怎会有错?”
齐璟琰瞥了眼小祥子,哼笑一声,打开奏折批阅。
那群只顾争权夺利的大臣,不想想大梁现今情况。
不变是死,变了才有可能存。
机密要务特意放进一个木碟,余光瞥见最上方的两字。
齐璟琰的手顿了一下,敛下对朝臣的讥讽,轻轻拿起那折面上写着‘温辞’名讳的奏折。
展开奏折,里面的字体不似他臆想中的龙飞凤舞,锋芒毕露,而是清晰漂亮的小楷。
假如不是温辞两字,他或许会以为是那个文官为了方便他批阅所写。
一字一句仔细读完,里面是幽州一战的战报,他朱笔提下批注。
战报除了让皇帝了解战场,还有很大一个作用,那就是论功行赏。
六皇子一事,暂无解决,温辞的行赏暂压,但其它无论是将军或士兵,齐璟琰都按功行赏,其中温辞一些建议,他全部采纳。
当初的小兵王安福,升了军衔,成了温辞亲兵。
听闻圣旨里大方的行赏,欣喜不已:“将军,新皇上位,您说不定……”
温辞抬手阻止他的话:“劳烦去将行军图拿来。”
“是!”王安福丧气。
他不喜欢六皇子,但六皇子死后,将军再没了平时偶露的温度,满心满眼全是行军打仗。
这么下去,他担心将军吃不消。
等帐内无人,温辞打量昏暗烛火下的大梁地图,勾了勾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