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派的王老师,对他们的小农意识也同样看不顺眼,明明可以整合资源,互利互惠,却坚持浪费资源,满足现状,表面上看他们很团结,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搞了那么多芒编厂,却没能把整个镇的经济盘活。
而政府和派出所,显然是支持新派的,因为人家的现代意识更强,法律意识更强,营销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更强。
问题是,黄强他们认死理,他们就是认为王老师是坏人,而帮助坏人不帮好人的政府和派出所,那就只能是被收买了,不值得信任,于是就对着干。
政府曾经多次约谈,肯定他们的成绩时,他们都很开心和自豪,但一提到希望他们做出改变,他们就觉得是在替王老师这种坏人出面让他们投降,他们坚持“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水泼不进。
政府本意是听从王老师的计划,把本镇的芒编产业集成化规模化后,统一设计,统一营销,打造成本镇的名片,带动其他产业,王老师的计划很宏伟,很让人动心,但面对这群坚持不肯改变的人谁也无能为力。
王老师在上次的群体事件后受到的持续攻击,但他不信邪,想用事实改变一切,于是聘请了一个工艺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当设计师,设计出的新款产品颇受欢迎,马上就来了一个大订单。
可是,关键时刻,王老师的工人却因为受到威胁而纷纷离开,最终那个订单不能如期交货,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赔了一笔,这对于刚刚形成气候的王老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在旧派势力这里,却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很多人为此放鞭炮庆祝。
此后,王老师一蹶不振,负了一身的债务后,一番雄心壮志也消了,小打小闹勉强度日。
政府打算搞产业调整,扶持新产业,抛弃守旧顽固的芒编业群体,以改变这个镇的落后面貌,可是由于黄强的威望高,老百姓相信他,大家都害怕作出改变后挣不到钱,都不愿听政府的话。
于是,政府和黄强代表的力量,彼此对于对方都是油盐不进,说话都是多余的,政府还行,不好跟百姓闹,惹不起躲得起,警察不行,惹不起还得经常打交道,但只要一开口,喷出来的都带火药味,根本无法交流。
连话都说不了,那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了。
只有陆源明白,这个死结的解点在哪里。
市场!
这时的黄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这批货早就不如想象中受欢迎。
其实在王老师崛起后,这一点就暴露出来了,其他厂家的东西放到市场上卖不过王老师的。
后来,还是黄强的那个战友出面接收了那些卖不出去的产品,战友把代理他们的产品当成了义务,一直在默默地帮他的忙,虽然不是赔本赚吆喝,但从他这里能赚到的利润越来越低。
本来,他的战友可以不要他的产品,而是把资金全部投到更赚钱的产品上,但是战友一是碍于情面,二是不想伤害黄强的自尊心,不愿说出来,还硬着头皮说他的产品在海外受欢迎,还是继续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黄强顺手把镇上其他厂家的产品也包揽过来,他得到了全镇芒编厂的拥护,却不知道坑苦了战友。
在陆源的前一世里,是在大概五年以后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