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头,百姓们争相传递着两位英雄的喜讯。茶楼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各位看官!那陈玄策将军手持玉符,在埃克巴坦那王宫召唤出金色巨龙,瞬间击溃了迦叶宗的万蛊邪阵!"台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有人忍不住追问:"那玉符如今放在何处?"说书人压低声音:"就在鸿胪寺!听说每日戌时三刻,还能看见符文在空中书写梵文呢!"
在西市的波斯商馆,大食商人阿里正对着玉符的临摹图啧啧称奇。"我在丝绸之路行走二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宝物。"他转动着手中的绿松石念珠,"大唐皇帝将它放入鸿胪寺,真是高明之举。这不仅是一件神器,更是向世界宣告:大唐,有容纳万邦的胸怀。"
夜幕降临,陈玄策独自来到鸿胪寺。月光下,玉符塔泛着柔和的金光,符文光芒在夜空中勾勒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他想起唐太宗的嘱托:"建'万国来朝阁'之事,就交给你了。"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曾经悬挂玉符的位置,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温热的触感。
"将军在想玉符?"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蒋师仁握着金错刀走来,刀鞘上的鎏金纹饰在月光下闪烁,"我今日去兵部报备,听说陛下打算让我们参与修订《西域舆图》。"
陈玄策点头,目光依然凝视着玉符塔:"明日我便去那烂陀寺的长安分院,与鸠摩罗什他们商议典籍翻译之事。玉符虽已归位,但它带来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此时,玉符塔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符文光芒化作无数萤火,飞向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在弘文馆,天竺质子们正在研习大唐律法,萤火落在他们的竹简上,将晦涩的条文翻译成梵文;在太医院,阿难陀与太医们探讨着新的药方,萤火照亮药柜,让西域草药与中原药材的配伍之法更加清晰。
长安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鸿胪寺的玉符塔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光芒,是荣耀的见证,更是新征程的起点。陈玄策与蒋师仁站在月光下,望着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都城,深知封官赐爵不是终点,而是肩负更大使命的开始。玉符虽已不再随身,但那份守护家国、融通万邦的信念,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如同长安的城墙般,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