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这条路继续往下,走到中间的丁字路口便能看到一家规模宏大的便利店,具备了小卖部和生活用品两种功能性。继续向南,一路上有住家有店铺,要比其它几条主路更显得热闹一些。而在这条路的尽头,便是服装厂家属院的区域。家属院的马路对面,还有几户四合院,这几家要比村子中央那些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更古朴严谨,周数一家便居住在这里。
挨着四合院建筑群的,是一所占地面积很小的托儿所。在托儿所的对面,和服装厂家属院一墙之隔的地方,有一座开放的大厂房,同样是废弃的,被厂里的工人改成了住房,零散居住着。两个院子中间被一棵大柳树区别开来,从服装厂家属院门口的水泥台子上左拐,有一家小卖部和一家台球厅。临街的小房子里售卖着熟食、蔬菜等吃食,背靠密集住宅区做起了小生意。
离大柳树最近的,便是老高的蛋糕铺子,和寡母一起经营,老高沉默寡言,手艺却好,母亲早晚也会做些烙饼、面条之类的增加收入。大柳树往北,是小刘儿一家经营的小菜铺,这附近的居民基本上都会来他们家采买蔬菜和水果。往南,接近村口的地方,是红脸粗脖的老马和媳妇儿经营的小吃部,小炒炖煮都会做,改建之后还有了包间,可以在逢年过节时接待更多的客人。村头,人烟稀少,只有一个鳏夫用一辆破烂的小三轮车,支了个修补的摊位。那双鸡爪似的干瘪老手,修车修鞋修锁,竟然全不在话下。锁匠唯一让人敬而远之的地方,是常年被他用一条细铁链拴在身边的智障儿子,看起来脏乱痴傻,周围的孩子们管锁匠的儿子叫做“傻儿子”。
这天,锁匠刚佝偻着后背,步履维艰的推着三轮车准备出摊儿。傻儿子嘴里叼了根儿狗尾巴草,摇摇晃晃坐在车里,目光呆滞的看着天空上的云彩,嘴里“咿咿呀呀”发出模糊的怪音。
锁匠停下歇了歇脚,用打着补丁的袖子擦干额头的细汗,转过头,看着他的傻儿子,慈爱的笑了笑,哄道:“马上就到啦,儿,再坚持一下哈。爹挣了钱晚上给你买肉烧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