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在他点头时,就已经一阵风似的,刮去了二进院的灶房干活儿。
屋子里只剩下谢莞娘和谢道荣,谢道荣这才长叹一声,和谢莞娘说起了他为何会离开村子。
他虽是谢氏族人,但却不属于即使在战乱年间遭受重创,不得不韬光养晦,新朝建立之后,却还是能够凭借数百年来积累的底蕴深厚,迅速在新朝站稳脚跟的谢氏嫡支。
作为已经和嫡支一脉出了五服,且近亲之中并没有任何出色子弟的普通谢氏族人,他们一家原本就只是谢家村最常见的那种“耕读之家”。
“耕”是说他们以种地为生,还沾着一个“读”字,则是因为嫡支每年都会把祭田的大部分开销,都用在供应族中孩童和老人身上。
那些没有儿女奉养,或者即使有儿女,却因为家里日子难过,老年时期依然衣食无着的谢氏族人,族中都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孩子们则无论是否出身嫡支,都可以免费去族学就读。族学不仅不收束修,而且还会供应孩子们一定数量的书籍、笔墨纸砚,以及一顿午饭。
谢道荣小时候也免费上过族学,他和谢道衡就是在那时候一见如故,做了朋友,只不过他和谢道衡不一样,他在读书方面没啥天赋。
谢道衡是天生的读书种子,他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