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私者一时 公者千古

私者一时 公者千古(1 / 2)

从历史上来看,如果一个帝王想为继承人铺平道路。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清算从龙之臣,为了避免继承人压制不住的情况,同期的一些权柄过大的人都会被清算,并且开始将继承人的幕僚引入朝堂。另外一种就是打压可用之臣。对于一些能力突出且无威胁的一代从龙之臣,会极力打压,然后待新君上位,施恩于这些人,将其笼络过来。

试想一下,一个熟读二十四史的人,这些手段难道不知道吗。总有一些脑残,会狭隘的认为他晚年一直想家天下,但凡你真的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一时期他开的会议,出台的文件,做的事情,仔细去思考一下,有哪些事他真的是为了他自己?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曾经有一次在全国卫生会议上,一位位代表缓慢起身汇报农村的工作。

根据统计各地代表的汇报我们得知,在当时全国有将近140万的医生、卫生员,竟然有将近126万人分布在各个城市,分布在农村的医疗人员仅占总医疗人员人数的10%。

而医疗经费竟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用在了城市,用来钻研顶尖的医学技术,只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用在了人口占比最大的农村里。

这组数据让他怒火中烧,拍案而起说道:“城市人口的占比仅仅占中国总人口的15%,你们却将大量的医疗人才集中到了城市。中国有农民,农民也会生病,农民也需要治病,医疗首要目的是救人,不是挣钱”

“怎么?咱们人民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了?只给有钱人服务,剩余的人民群众就都不管了?我看也不要叫人民卫生部了,直接改成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如果大家对父母那个年代有印象,在60到70年代,农村存在大量的赤脚医生、夜校和村镇小学,而在乡镇上有卫生院、卫生所、中学、高中,甚至条件好点的乡镇,各种小作坊、工厂都有。农村在当时的基础设施配套很充足,很多农民不需要去城市,就可以就地自足,农村是可以做到百业兴盛的。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下乡比较频繁,乡村年轻人越来越少,方圆百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许多的村镇小学也都没了,中学则是几个镇合并成一个,而高中则普遍需要去县城里。至于医院,基本上就只剩一个卫生所,打针输水勉强可以,稍微想做个检查就需要去县里。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现在的乡村挺死气沉沉,没有六七十年代的那种活力。

我有一段时间试着去思考,

为什么教员致力于搞人民公社?

最新小说: 菩提下 迷人青梅最爱我! 青芜志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 惊世风华:绝世大小姐 侯府联姻手札 挺孕肚寻夫,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 兽世种田:带着部落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