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微微一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至少,她成功地让这些平时各自为政的部门负责人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接下来的几周里,林小满开始着手组织一系列的团队建设活动。她并没有选择那些形式化的户外拓展,而是根据各部门的具体需求,设计了针对性的互动环节。比如,她安排了一场模拟项目开发的沙盘演练,要求技术部、市场部和销售部共同参与。在演练过程中,每个部门都需要根据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在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
第一次演练进行得并不顺利。技术部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市场部却因为没有及时获得信息而无法调整推广策略,销售部则因为产品功能不符合客户需求而陷入了被动。演练结束后,整个团队都显得疲惫不堪,但林小满却从中看到了希望。
“这次演练虽然失败了,但我们至少发现了问题。”她在总结会上说道,“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她开始引入新的管理工具,比如跨部门的沟通平台和项目管理软件。这些工具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还让每个部门都能实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技术部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向市场部反馈开发进度,市场部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推广策略,销售部则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产品的功能和优势。
随着工具的引入,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渐提升。然而,林小满并没有就此满足。她知道,工具只是辅助,真正的协作还需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于是,她又在团队中推行了“跨部门轮岗”计划。每个部门的成员都有机会到其他部门进行短期的学习和工作,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和挑战。
第一次轮岗结束后,技术部的张强在总结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以前我总觉得市场部的要求太苛刻,但这次轮岗让我明白了他们的压力。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产品的卖点,而我们技术部却常常因为开发进度拖后腿而让他们陷入被动。”
市场部的李娜也点了点头:“以前我总是抱怨技术部不够灵活,但这次轮岗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