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皇传令后不久,群臣就在淅淅沥沥的秋雨声中陆续而至。
高怀佑将慕容骏的信,传示与众人,大家看完却没人做声。
因为现在谁都明白:在这样一个坏天气下,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哪还有士气作战呢?
所以既然燕人先不愿打仗了,撤军也只是早晚的事。
可问题在于,虽然这次北征总归是有成果的,但相比大军初征时的万丈豪情,每个人心中多少还有些不服气的啊!
萧闵看出了大家的心思。
而且气傲如他,又何尝不如是呢?
但毕竟,自己已是皇帝了,策略上的得失,总归要远胜于面子的!
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苏天隆:“如今秋雨连绵,极不利作战。朕如要撤军,须留驻多少军马、方可令此城无虞呢?又需追加多少钱粮与马匹?”
天隆起身奏道:“陛下,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勇。业城依山傍水,无论天时还是地利,都与燕人共而有之!
所以,只须派一稳重善谋之将,统领马步军三万、把守住各个关隘即可!
而且此城乃富庶之地,百姓四十万户,方圆八百里、都是良田水地,臣查了一下燕人的账簿:往年不算通商所得,光田赋就有三百万之巨,驻军根本无需朝廷供给!”
“三百万……”
魏皇若有所思地一点头:“这么说,即便十五税一,实际出产亦可有四千万两了?”
“正是。”
“也就是说,只要经略得法,即便十万大军驻扎于此,也根本不用朝廷分毫?”
“按道理,的确如此,但是……”
萧闵却无暇再听其他,而是转首笑问李淮:“卿以为如何。”
李淮儒雅地一笑:“臣也以为,只要牧守得当、不过分侵扰新归之民,并无不可的。”
萧闵于是下定了决心,宣谕说:“寒冬将至,朕不忍众军再受冻馁之苦,因而决议将大军南撤,暂留一部在此驻守。”
然后望了望苏彦超和李雷:“你二人忠勇而善战,正可堪当此任。今封李雷为忠勇侯、靖北将军,率三万精兵镇守业城;
苏彦超封冀中侯、两河都督,把手各个渡口,严控料铁等物北进,并随时呼应业城!”
花帅的面色微微一变。
这时的李雷,则容光焕发,咔地起身、与彦超起身应命:“遵旨!”
萧闵又望了望苏天隆,帅气的一笑说:“新得之地事务庞杂,两员小将尚需历练。而李侯在京中另有重任,这里还得有劳苏侯了!”
天隆起身秉手:“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