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群得知老祖宗身殒,悲恸更甚,哀鸣震天。
啼声在山间回荡,霎时间,万鸟惊飞,绕树盘旋,悲鸣不止;
百兽低伏,齐声呜咽,山林震动。
青山之上,松柏涛声阵阵,簌簌作响;
幽深涧壑边,泉水潺潺,呜咽如泣。
仿佛天地万物,皆与猿群同悲。
此情此景,令大白秀眉微蹙,心头亦泛起一丝悲凉。
玄珏归途中,带回了老猿的尸身,顺手将那硕鼠盘踞大院时留下的喽啰尽数解决,这才率着猿群返回山中。
他将老猿葬在那株老梅树不远处,郑重立碑。
待诸事完毕,天色已是大亮。
东方天际破晓,朝霞烂漫,染醉层云。
鸟雀欢鸣报晨,晓风轻拂枝叶,露珠点点滴落,碎裂如星。
玄珏回首望去,只见几只猿猴抬着硕鼠狰狞的头颅,率众猴恭敬地将首级摆放在老袁墓碑前,肃穆祭奠。
祭奠完毕,众猿就地围坐,竟将那硕鼠尸首分而食之。玄珏见此,一时无言,只余一声轻叹。
他转身走向老梅树,道:
“老梅,我该走了。
此有一篇修行法门,便赠予你。
日后若遇有灵性、可堪造就的兽类,不妨传下此法。”
这基础引气法,并非得自骊山老母真传,而是他血脉传承所得,沿途教导精怪所用。
虽远不及骊山老母所授《上清仙录》这等道尊妙法,但贵在稳扎稳打,只要肯下苦功,便能夯实道基。
对这等初启灵智、懵懂无知的精怪而言,能得此引气术,已是天大机缘,足以省却数百年摸索之苦。
老梅树跟玄珏相识于微末,也算共患难了,如今再得法决相授,这份情感更是无以复加。
辞别老梅树,玄珏携大白前往他当年栖身的洞府。
可惜玄珏尚未修得大小如意之术,如今庞大的蛇躯,已无法再钻过那道狭窄石缝,只能改走那条地下暗河。
两蛇化作百余丈巨蟒真身,潜入水中,顺着暗河蜿蜒而入。
那庞大的身躯几乎将河道堵塞。
由暗河进入洞窟,内中景象一如往昔。
奇花异草依旧繁茂
只是当初相伴的小青早已离去,连气息也淡薄得难以捕捉。洞天福地景如旧,奇花异草自芬芳。
百年回首恍昨日,故侣芳踪已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