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用布包裹的大一些的爆竹。
通常一个炸药包里可以装入黑火药十公斤。
其实黑火药的爆炸威力并不大,爆炸时释放的能量较低,爆速约300-500米/秒,属于早期炸药范畴。
而后世 TNT等现代高能炸药爆速可达6900-7000米/秒,破坏力远超黑火药。
但是十公斤的装药量,已经可摧毁小型碉堡或造成建筑结构损伤,这对于秦明日后进攻坞堡来说,已经足够了。
至于手雷,如果做得大一些,配合上石脂水,也是有一定杀伤效果的。
于是秦明先来到了瓷器窑,安排陶匠制作手雷模样的小陶罐,作为手雷的外壳。
随后,他又将找来纸张,将长纸条的一端固定,展开纸张后,用铁棍沾上硝粉并抖落在纸上形成长条,随后搓制成引线。
接着还需进行浆引,即用湿米浆固定引线并晾干。
到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引线和火药晾干后,秦明终于开始制作炸药包。
他拿出一杆小秤,一丝不苟地称量出十斤重的干燥黑火药粉末,小心翼翼地堆放在一大块厚实的粗棉布中央。
随后,他取出一根浆引晾干、长度经过精准计算的特制引线,将其一端深深埋入火药堆中,确保紧密接触。
接着,他开始极其专注地包裹这危险的核心。如同包裹一个巨大的婴儿,一层又一层,仔细地折叠、压实,动作沉稳而有力。
直到整匹布都被严密地包裹起来,他又用结实的麻绳,一圈又一圈地将其捆扎得如同一个巨大的粽子,确保万无一失。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炸药包”,在他手中成形。
村中有多处空地可以用来实验,但秦明想把这个炸药包当做秘密武器来使用,所以就骑马带着连个炸药包,前往了十几里外的净光塔下。
在这里,除了耸立的砖塔,旁边还有一个寺庙的废墟,那里残存着一面用石头堆砌的墙面,看起来相当的厚重。
下一刻,秦明将炸药包放在围墙下,然后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
“刺……”
随着火光的冒起,秦明快速地跑向了远处掩体。
然而,等了片刻,却始终没有任何的动静。
正当他抬头望过去的时候,情况骤变。
“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