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上空,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几片残破的云絮被风撕扯着,匆匆掠过巍峨的城楼。苏砚与墨玄站在城墙之上,仰头望着天际,眉头紧锁。远处,几只盘旋的雄鹰突然被一阵狂风卷着,狼狈地改变了飞行轨迹。
"普通云鸢舟在这样的天气下,根本无法稳定飞行。"苏砚握紧手中的图纸,上面画着改良后的空中飞行器,"若敌军趁大风天气发动空袭,我们的空中防御将形同虚设。"
墨玄将竹笛横在唇边,吹出几声试探性的曲调。音波撞上气流,竟被冲得七零八落。他放下笛子,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风阻是最大的难题。墨家虽有'御风翼'的设计,但那多用于短距离滑翔,难以满足长时巡航的需求。"
两人沉默片刻,几乎同时开口:"或许可以......"话到嘴边,又相视一笑。这种默契,在数月的合作中早已成为常态。
回到天机阁的工坊,这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金属的敲击声、齿轮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林砚戴着特制的护目镜,正在调试一台巨大的风动测试装置——这是他仿照自然界的风力环境制作的机关,能模拟出各种强度和方向的气流。
"来试试这个。"墨玄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模型。这是他连夜改良的云鸢舟,机翼采用了类似飞鸟羽毛的分层结构,每一片"羽毛"都能独立转动,适应不同风向。苏砚则拿出新研制的浮空石,这种经过特殊锻造的石头,比之前的版本轻了三成,却能提供更强的浮力。
当改良后的云鸢舟第一次试飞时,整个天机阁都沸腾了。它如一只矫健的鲲鹏,在风中自由翱翔。墨玄站在操控台前,通过一套复杂的绳索和滑轮系统,轻松地改变着飞行器的高度和方向。林砚则在一旁记录数据,兴奋地喊道:"成功了!续航时间比之前提升了一倍!"
然而,测试中又暴露出新的问题。当云鸢舟快速下降时,机翼产生的巨大震动导致部分零件松动。苏砚盯着摇晃的模型,突然想起在《天机机关要略》中看到的减震设计。他立刻召集工匠,将墨家的榫卯结构与天机阁的弹簧装置结合,制作出了全新的减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