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秋夜裹着肃杀之气,钦天监的观星台矗立在皇城西北角,十二根盘龙柱环绕的浑天仪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监正李淳风裹紧玄色锦袍,布满皱纹的手指紧紧攥着青铜星图尺,浑浊的瞳孔突然剧烈收缩——荧惑星不知何时偏离了既定轨迹,如同一颗滴血的赤珠,悬停在心宿三星之间。
"当啷!"星图尺坠地的声响惊飞了檐角栖息的夜枭。李淳风踉跄着扶住浑天仪,喉结上下滚动。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荧惑守心"天象,自殷商甲骨文起,历代史册都将其视为帝王易主、社稷倾覆的凶兆。此刻夜空如墨,荧惑星的红光却愈发浓烈,在心宿区域形成诡谲的光晕,映得观星台的汉白玉栏杆都泛起血色。
"来人!"李淳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速取《开元占经》与贞观年间星象录!"几名钦天监官员匆匆奔入藏书阁,留下的墨迹未干的星象图在夜风里簌簌作响。当泛黄的古籍被抱到案头时,李淳风的手指几乎要将书页戳穿——武周天授二年的记载旁,朱笔批注着"荧惑守心,次月帝崩";汉成帝绥和二年的星图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日蚀、地震、民变"等灾祸。
更夫敲响三更梆子的刹那,观星台突然剧烈震颤。浑天仪的二十八宿铜球同时发出嗡鸣,荧惑星的投影在天球仪上扭曲变形,化作张牙舞爪的火兽。李淳风望着这违背常理的异象,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深知,此刻若消息传出,本就暗流涌动的长安城必将掀起惊涛骇浪。
"封锁观星台!"李淳风猛地转身,袍袖扫翻案上的砚台,墨汁在新绘制的星图上晕染成狰狞的图案,"所有人员不得出入,违令者斩!"青铜观星窗在吱呀声中闭合,将那抹不祥的红光隔绝在外。但李淳风知道,天象既现,便是天道示警,绝非人力所能遮掩。
与此同时,药王谷在西市的秘密据点内,苏砚正就着油灯研读从沉船中带出的密信。三块玄甲玉残片在木桌上泛着温润的光,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震颤。苏砚伸手去扶,却见玉片表面的星图纹路开始自行流转,如活物般扭曲重组。更诡异的是,原本黯淡的荧惑星标记处,竟渗出点点血珠,在玉片上勾勒出"荧惑守心"的天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