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负责人也发言道:“物资保障方面,除了加大储备,还要合理规划分配。优先保障前线作战部队的武器弹药和粮食供应。同时,组织百姓开展生产自救,多种粮、多织布,确保根据地内生活物资的基本供应。”
会后,各部首领迅速返回岗位,组织实施应对措施。李团长挑选了一批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组成了多支突袭小队。这些小队趁着夜色,悄悄摸近日军修筑据点的工地。他们先是消灭了外围的哨兵,然后迅速冲进工地,破坏施工设备,烧毁建筑材料。日军哨兵发现后,拉响警报,日军部队迅速赶来支援。突袭小队则凭借着熟悉地形和灵活的战术,与日军展开周旋,完成破坏任务后迅速撤离。
陆星辰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加快新型武器的研制。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简易的火箭发射器,能够发射威力巨大的火箭弹,对日军的据点和碉堡有很强的破坏力。同时,对通讯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了新的加密技术,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王营长派出更多的情报人员,深入日军和伪军营地。他们通过各种手段,与日军和伪军内部的人员建立联系,发展内线。经过一番努力,成功获取了“甲斐”师团的作战计划以及伪军的详细部署情况。情报显示,“甲斐”师团计划在半个月后发起总攻,先由伪军在周边修筑据点和封锁线,然后师团主力发起进攻,逐步压缩抗日联盟的活动空间。
后勤部门加大了物资储备力度,从周边地区采购了大量的粮食、药品、武器弹药等物资。同时,组织百姓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在根据地内,开垦了更多的农田,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还建立了小型的纺织作坊,生产布匹,满足根据地内的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日军也察觉到了抗日联盟的反抗行动。他们加强了对修筑工地的防守,增派了巡逻部队,对周边地区进行严密搜索。同时,对内部人员进行严格审查,试图揪出潜伏的情报人员。
在这危机四伏的局势下,抗日联盟与日军的新一轮较量即将展开。抗日联盟能否识破日军的“囚笼战术”,成功抵御“甲斐”师团和伪军的联合进攻?全体抗日军民怀着坚定的信念,严阵以待,他们将在这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上,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与日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