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姐一句话给杨福平干沉默了。
倒也没有那么高尚。
主要是守着粮店饿不住啊,这个风水宝地,怎么也不可能挪地方。
张大姐估摸着是不太好意思,没过几天,给拎来了一对儿大红色的暖水瓶。
还语焉不详的交代:“下面儿这半年好好干~”
杨福平眼巴巴等下半句,张大姐一副你懂的眼神儿,硬是一句话没吐口。
大红色的暖水瓶拎回家,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瞅着都自带圈儿光晕。
这对暖水壶安安稳稳的待在桌上好多天。
八月的第一个周末,韩师傅带着小张老师提着谢媒礼,先上了门儿。
可能是觉着给钱不太合适,准备了四色的烟酒糖茶。
烟买的是上好的烟丝,估计是从林老师那提前做好的功课。
酒是两瓶汾酒,茶是吴裕泰的茉莉花茶,绝对的大手笔了。
堂屋的那对儿暖水壶太抢眼,韩师傅问了原因之后,笑的不行:“杨站长,您可是媒人,哪儿也没有媒人还要上礼的说法,该是我们谢您才是。”
李水仙缓缓的看向自家的傻小子,这孩子也没说是自个儿牵的线呐,她还以为,林老师是大媒呢!
韩师傅谢过杨福平又谢林老师:“您跟林老师都是我们的大媒人,早两天都去过林老师家了。
这不是您这一段时间都早出晚归的见不着人,所以才拖到今天。”
杨福平久违的有些不好意思,媒人这事儿,提起来都是那些个三姑六婆的形象,俩大老爷们,也是不多见。
韩师傅闲话少叙,又提起了学徒工的事儿:“我们电厂下设的供电所,名头挺响。
说是要负责管理区内的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检修等管理工作,本地区的抄表、收费和吸收用户、扩建工程用电等等。
其实里面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带个人进去一点儿问题没有,您这头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得识字的那种!”
(北京供电局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1905年创建的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本文的电厂,此时的所谓供电所也就是属于电厂的外派点儿,跟后世的供电所有区别。)
杨福平眨巴下眼睛,坑是挖好了,可萝卜还没找着。
李水仙见状,犹豫了下开口道:“这事儿我们商量下吧,肯定找个棒小伙儿!”
韩师傅也挺认同的点点头:“确实得找个男同志,这隔三差五风吹日晒的,女同志也不好干这活儿!”
一旁旁听的刘翠芬,闻言神色黯淡了下。
转念一想,又释然了,电老虎这威名也挺吓人。
韩师傅看着快到了晚饭的点儿,识趣的告辞了。
李水仙苦留不得,理由也很实在:“还没搬过来呢,离家有点儿远,再不回去,就没车啦!”
等送走了小两口,李水仙开口:“哪个学徒工的事儿,你这边儿有安排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