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电厂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时代,国家计委和水利电力部经过深思熟虑和严谨论证后,做出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在铁岭市清河区境内立项建立清河发电厂。
这一决定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清河区的未来。一九六六年,随着第一声清脆的开山炮响,山洞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挥汗如雨,日夜奋战。次年,地面工程也紧随其后,拉开了建设的大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终于到来。第一台100MW机组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清河发电厂的厂房中闪耀着光芒,正式投产发电,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电力。
然而,清河发电厂的发展并未止步于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不断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经过四期扩建,每一期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到了一九八四年,全厂装机容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1300MW,一跃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参加清河电厂建设,对我来说,那是一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岁月。在那个地方,汇聚了我人生各个阶段的同窗好友,有小学的同学、中学的同学、中专的同学,还有大学的同学。
那里的山,连绵起伏,雄伟壮观;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那里的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里的草,嫩绿柔软,如茵似毯。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让人难以忘怀。
张竟成,是自742班的班长。想当年,在沈阳电力学校的时候,我是老师,他是学生。偶然间我看到了张竟成的档案,这才得知他竟然是烈士子弟!他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而那时的张竟成,还只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一九九五年,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前往清河电厂。没想到,在这里我竟然与张竟成不期而遇,而此时的他,已经是热工分场的主任了。我们闲聊了一会儿,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厂校之间的科研合作上。
张竟成对母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不仅关心学校的发展,还积极为学校提供帮助。当他得知学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需要一些热控设备时,毫不犹豫地表示可以将厂里一些报废的热控设备无偿赠送给学校,让这些设备能够在学校里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学生们的实验设备和教具。张竟成的这一举动,充分体现了他对母校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