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努利方程
“不努力的人是学不会伯努利方程的哦!”这句话就像一句魔咒一样,经常在流体力学王大振老师的课堂上响起。王老师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他那带有浓郁四川口音的话语,总能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伯努利方程,这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却是流体力学领域的核心原理之一。它由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于1726年提出,至今已经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这个方程描述了理想流体在稳定流动过程中,单位体积流体的动能、位能和压力势能之和保持恒定的规律。
简单来说,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速快的地方压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力大。这就好像我们在吹口哨时,空气快速流过口哨的小口,使得小口处的压力降低,从而产生了清脆的哨音。
然而,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伯努利方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对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和计算。这就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正如王大振老师所说:“不努力的人是学不会伯努利方程的哦!”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我们才能真正领悟这个方程的奥秘,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去。
在沈阳电力学校的学习生涯中,有两段与“伯努利方程”相关的故事,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深深地烙印在机七二三班每一位同学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们人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刷浆
在沈阳电力学校的第一个暑假里,我们机七二三班同学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尽情享受假期的悠闲时光,而是积极地策划并组织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刷浆”。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校里的桌椅板凳和门窗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教室里的墙壁上还残留着各种标语口号,整个教学环境显得有些破败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班委会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利用暑假的时间来给教室进行一次全面的“刷浆”工程,同时还要自带工具对损坏的桌椅板凳进行修理。
这个决定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响应和支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为改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刷浆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副班长于德胜全权负责。在讨论会上,大家说凑钱买白灰。但于德胜说:“不用凑钱,我家就有。你们只需带脸盆和刷子就行。”说干就干,于德胜很有经验,他说他干过多次刷浆工作了。
于是,在暑假的某一天,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准备完成刷浆和修理桌椅板凳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