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几个年头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奶奶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奶奶的出身并不显赫,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坎坷。由于历史的原因,她不得不带着父亲和姑姑、叔叔们早早地与爷爷分开,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那些年,奶奶吃了不少苦头,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或许是这样的经历塑造了奶奶的性格,她平时总是少言寡语,很少主动出去和外面的老人聊天。她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何时何地看到奶奶,她总是戴着那副近似于瓶底的厚厚的眼镜,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捧着一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
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也有些背。记得有一次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餐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各种有趣的事情。奶奶微笑着看着我们,虽然她可能并没有听清我们在说些什么,但她的笑容却是那么的温暖和慈祥。
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你听到我们在说什么了吗?”奶奶摇了摇头,笑着说:“没有听到呢,不过我看到你们高兴,我也就高兴啦。”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奶奶对我们的爱,那是一种无需言语表达的默默关怀。
奶奶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她的仪态端庄大方,举止优雅得体,无论何时都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尤其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奶奶用她那纤细的手指,以一种独特的兰花指姿势托着碗,这种动作既显得优雅又不失风度。
我们这些孙女们看到奶奶这样,都觉得非常有趣,于是纷纷竞相模仿奶奶的模样。我们会在吃饭的时候故意用兰花指托着碗,还会互相比较谁学得更像奶奶。奶奶看到我们这样,总是会露出慈祥的笑容,但她也会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她自幼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
我们对奶奶的过去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缠着她,让她给我们讲一些她小时候的故事。然而,每次当我们问到这些问题时,奶奶总是会巧妙地岔开话题,避而不谈。我们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敢过多追问,只能把这份好奇深埋在心底。
后来,随着我们渐渐长大,了解到了一些关于父亲的事情。原来,父亲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了许多委屈和不公平的待遇。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奶奶为什么不愿意提及她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