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张国焘的倒行逆施,才有了我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的经历。”关新的爸爸来校作报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在草地的行军中,我们是最难最苦的了,由于走在最后,沿途的野菜都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我们要到更远的地方挖野菜,我们就要走更多的路。我看见班长用刺刀刮着前面部队吃完丢弃的羊骨架,那上面哪里还有肉呀,刮下来的骨末就这样抹在嘴里。甚至还有这样的事:前面部队的人屙的屎里有些还没消化的青稞粒,后面的人用水淘淘就那么咽下去。也许这都是人类求生的本能,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顽强的信念:为革命而活着。”红军三次过草地,听着新鲜,为什么草地要过三次呢,我一直未弄明白。直到《长征》的电视剧播出,我才明白了。
“七一届”毕业分配工作终于拉开了帷幕,和上一届如出一辙,依然是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在这四个面向中的面向农村,仿佛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每一个毕业生面前,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就在大家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却在学生中间悄悄流传开来。原来,工宣队偷偷地在团委对关新说,这次公安机关也在招人,如果关新愿意的话,可以去当警察。这个消息对于关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毕竟,警察这个职业在当时可是相当令人羡慕的。
然而,关新并没有被这个消息冲昏头脑。他深知毕业分配的难度之大,很多毕业生都在紧盯着学生干部们的选择,甚至有些学生公开表示:“关新去哪儿,我就去哪儿。”这种压力让关新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在学校组织的毕业分配动员大会上,关新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了起来,高声喊道:“我到农村去!”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整个会场上空回荡。瞬间,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的毕业生都被关新的决定震惊了。
紧接着,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关新的勇敢和坚定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被他的精神所打动,情绪也变得异常激昂。一时间,整个会场都弥漫着一股热血沸腾的气氛。